巨物的眼睛空洞無神,散發出的微弱白光,像是一種視覺化的目光,就這樣靜靜地看著漢波頓的離去。
聶遠步伐不快,但當踏出第一步的時候,就發現了不對。
因為對面的巨物,並沒有隨著自己的前進而後移。
雙方竟在相對的逐漸靠近,違背了迷霧領域的基礎規則!
嚯!
直到身後的漢波頓他們,走出了目光可及的範圍,這頭巨物那空洞無神,卻直透靈魂的森然目光,霍然下移,落在了聶遠身上!
此刻,聶遠距離它,也只有兩三米的距離了。
但卻詭異的發現,依舊無法看清這東西的真容。
它還是如同深藏在迷霧之中,模糊又朦朧,和之前遠距離看去時的形貌,一模一樣。
似乎這已經是它的真容了,畫上的它是模糊朦朧的,具現在現實當中,也依舊不會有所改變。
就像白色世界中的那頭墨鳥一樣,哪怕畫風和真實世界完全不符,也依舊只會以自己原本的形態存在。
而不會因為來到了現實當中,就具備了寫實的畫風。
這是一種極其突兀、違和的感覺,卻又真實存在於眼前。
聶遠抬頭與之對視,能夠清晰的感受到,無形中那種強大沖擊感。
他腳步不停,依舊在向前走。
但此刻,與剛才不同的情況發生了。
隨著聶遠的腳步推進,對面那傢伙又開始後移了。
似乎最小相對距離的規則,又得到了觸發。
不管怎麼前進,也始終和它保持兩三米的距離不變。
出現這樣反差的轉換點,就是剛才它的目光,從漢波頓身上,挪移到自己身上的時候。
聶遠心中差不多已經有了答案。
所以這傢伙的目光,就相當於是迷霧領域規則的界限嗎。
它剛才的目光,是放在漢波頓身上的,所以它與漢波頓之間,就存在著最小相對距離。
而自己又行走在兩者之間,便不受迷霧領域規則的限制,可以逐步去靠近它。
此刻,這東西的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
所以自己與它,又形成了新的最小相對距離,也就是這兩三米的間隔。
但是對方又擁有在迷霧之中,緩步推進的能力。
就會導致這種距離,當它消失並再次出現的時候,不管自己身在何處,哪怕已經離開原地很遠了,也只會比兩三米更近,直到徹底與自己產生觸碰?
而不是再次重新整理,又從十幾米外開始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