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租好了給我說一下地址就行。”
“成,等我訊息吧。”
會計走後,雷大頭露出了陰冷的笑容。
“麻的,我這穩紮穩打的佈局,也是個無敵的存在,都怪當時太大意了,非去教訓何飛彪那個未出茅廬的孫子,真是年紀越小越不知道輕重,出手就傷人,不懂人情世故,唉,這斷腿的仇,只能以後再慢慢算了!”
雷大頭這邊還沉寂在自己完美的佈局中。
而林禎已經帶著婁曉娥、尤鳳霞、蘇雨梅來到了首都第二機械廠。
這裡有他在兩年前就託大領導研製的鍍膜機。
為了給太陽能集熱管鍍膜,林禎早就佈置好了步驟。
表面看起來他忙著開酒樓,其實關於實業,他並沒有停。
真空玻璃管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南方玻璃廠研發了。
而鍍膜機是他在兩年前設計的圖紙,雖然比不了幾十年後的鍍膜機那麼先進,但也能實現對集熱管的鍍膜作業。
這項技術在林禎的原世界裡,是在84年由殷教授發明,並與85年申請的專利。
而在這個以電視劇為載體的多元意識宇宙裡,沒有殷教授的出現,林禎只好提前幾年提出理論,並設計出簡單的機器。
交由第二機械廠製造。
按照林禎提供的圖紙,機械廠用了兩年的時間,從無到有,終於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給真空玻璃管鍍金屬吸熱膜的機器。
今天是鍍膜機的交貨期,林禎這便領著媳婦和助理親自過來接收,親自看著裝車。
這次雖然是林禎提供了圖紙,但製造這塊林禎一點沒操心,為了感謝第二機械廠的工程師們,以及陸廠長的幫助。
林禎一次性付款23萬,並且再以每臺3萬元的價格預定十臺。
一臺機器加研發費用共計23萬,在21世紀算不上高價,但在79年絕對是高到天上了。
林禎一點也不心疼,給第二機械廠,就等於是給國家了。
再說了,這23萬對他來說真不算什麼,只要太陽熱水器一實現量產,掙得可是上百萬的外匯。
而給集熱管鍍膜,算是最有操作難度的一道工序,一點不比製造雙層真空壁玻璃管的難度低。
因此這臺機器,林禎捨得給這麼多的錢。
至於太陽能熱水器的其它部分,就沒有什麼精密的技術了。
唯一算得上精密的,就是一塊電路板,用來控制水管閥門自動上水和手動上水。
再配備上溫度感測器和水位檢測器。
一個鐵架子,加上一個儲水保溫罐,太陽能熱水器就能使用了。
只有在購買的時候需要一次性投資,在使用的時候幾乎是零成本。
如果再規範了售後服務,那這件產品必將比林禎所在的另一個世界還要火爆。
尤其是在時間上,提前將近二十年推廣,效果更不可估量。
將鍍膜機拉到工廠基地後,林禎立即把一份專利申請書交給蘇雨梅。
“雨梅,申請國際專利局的事就交給你了,真空鍍膜技術算是咱們的第一項專利,你全當走走流程熟系一下吧。”
現在是79年,剛改開,有些制度還不太完善。
國家的專利局在明年春天才批准成立,因此林禎現在只好先申請國際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