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這些都是難得的精英,難得啊,難得!林禎,以後你的成就絕對在我之上,我很欣慰,你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林禎笑道:“爸,這還不是多虧您的資金支援嗎?沒有您的支援,我再有想法也不能去實現啊。”
“哈哈哈,你哥是個曹參式的人物,蕭規曹隨,讓他守老攤行,開拓創新就不太行了,以後還得靠你啊!”
婁曉娥道:“爸,就怕您到時候擔心林禎太創新了。”
“哈哈,不會不會,咱們先吃飯,晚上再談談內外兩地的生意怎麼規劃。”
婁半城兩口子回來,一是看女兒女婿和外孫們,二是和林禎詳細談談內地改開後的投資方向。
吃過飯後,婁曉娥和孩子們陪著婁母聊天。
林禎則跟岳父婁半城在雅間裡談起了以後投資的事。
婁半城道:“婁家之所以能在香江發達,都虧了你的提醒,這次反哺內地,該怎麼投資,我聽你的,除了你那30%的股份外,婁氏集團的資金你也能用。”
林禎喜道:“爸,謝謝您的支援和信任,一開始的投資,我準備集中在民用汽車發研發和太陽能熱水器的製造上。”
婁半城道:“資金這方面我會全力的支援你,但我希望你不要把集團裡屬於自己的股份全部拿回來,如果可以的話,你最好把股份還放在香江,最好在香江成立一家投資公司,不要把錢都帶回內地。”
林禎瞭解岳父的擔憂。
其實這種謹慎的投資理念,還是自己在以前建議他的。
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投資不能帶著所有的家當撲進去。
當初林禎建議岳父坐鎮香江,進軍南洋商界,即便南洋的生意做的再大,根據地還是要放到香江。
如今婁半城又反過來建議林禎,就是怕內地的形勢再發生改變,這點顧慮在情理之中。
林禎是未來人穿越來的,知道內地的形勢不會再發生變化。
但是不開這種上帝視角的話,任他的眼光再遠,也會跟岳父婁半城一樣謹慎的。
“行,爸,我理解,我聽您的。”
“那好,以後內地的事就全部由你做主,我回去後在香江成立一個專門給內地投資的公司,好跟你這邊公對公的走賬。”
有了岳父的大力支援,林禎就不怕資金跟不上位了,即便前兩年掙不到錢也不怕破產。
第二天,林禎帶著岳父去了一趟東鄉郊區。
蓋工廠的建築隊已經開工。
為了儘快把生產雙層真空壁玻璃管的生產線運回來,建築隊首先搭建了簡易的倉庫。
婁半城看來林禎設計的太陽能熱水器,又看了看集熱管的樣品。
十分驚訝道:“這個東西確實前衛,現在電器還沒普及呢,你就開始研發新能源了。”
林禎道:“我也想過生產各種家用電器跟外國的廠商競爭,但與其和他們掙社會上已經推廣的電器,不如先把他們沒涉獵的太陽能產品研發出來,實現對他們的技術封鎖。”
婁半城道:“掌握了技術專利,就掌握了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命脈,你這樣做很對,但是我擔心太陽能產品的需求量不大,比不了電器。”
林禎道:“當然比不了電器,估計在未來的五十年一百年裡都比不了電器的方便,但是電器太廣泛了,太陽能這塊現在是個空白,我想在國際上趁早佔領這塊。”
“除了太陽能呢?你肯定還有其它的領域要涉獵吧?”
“嗯,還是新能源這塊,太陽能熱水器實現量產後,我準備朝著風力發電研究,以後可能會涉獵精密電子科研這塊,那都是後話了。”
“好,我不干涉你,需要用錢了,直接跟香江的投資公司說就行。”
陪岳父逛完了工廠基地後,林禎又帶著岳父去拜望了一趟退休的大領導。
曾經在公私合營的早期,岳父婁半城是見過大領導的,還一起商談過軋鋼廠的生產計劃。
如今算來已經是二十多年過去了。
兩人再次見面時,自然是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