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對於秦克的印象非常好,這位天下聞名的學神不像別的尖子生那樣,視這類文科為負累,要麼逃課要麼就做自己的事,一副反正考試前突擊一下就行了的態度。
秦克是真的很認真地聽,並跟隨著他的講課思路,去品味波瀾壯闊的近現代歷史,從中汲取歷史的養分。
這讓陳老師特別有成就感,而且秦克也帶動了基科班多數學生認真聽起課來。
所以這時見秦克取出膝上型電腦來忙活,陳老師也只是寬容一笑,心想多半是與剛才那個電話有關,秦克應該是有急事了。
旁邊的寧青筠投來好奇的目光,秦克低聲解釋了兩句,便迅速取出膝上型電腦,登入了自己的arxiv網站賬號。
這一登入,他意外發現自己居然有好幾萬的關注量了。
要知道arxiv只有研究人員、教師、學者、科研人員用得較多,普通人甚至都沒聽過,是完全屬於學術圈子裡的網站,使用者量根本不能和圍脖、臉書之類的社交網站相提並論,秦克的賬號也從沒進行過任何宣傳,能有這麼高的關注量,估計都是些因為他證明孿生素數猜想的而找來的有心人。
秦克很快就完成了論文的上傳與預收錄,見提交成功後,也沒再管了,關上膝上型電腦,給衛元甫主任發了個資訊說已完成預收錄就繼續認真聽課了。
他卻不知道,衛元甫主任在先前和他通話時已在快步趕去副校長室的路上了,此時一聽已完成了預收錄,趕緊又打了個電話給田劍蘭教授,請她一起到校長室。
想了想,他又接連打了幾個電話,將在數論方面有些實力的幾個資深教授都一併叫上。
不出他所料,聽完他的彙報,分管數學系的副校長顧伯鈞二話不說,帶上他就去找旁邊辦公室的黃瑞德校長。
黃瑞德校長聞言立刻道:“叫上田劍蘭教授,最好再找幾個數學系的教授過來,一起看看這論文!”
衛元甫忙道:“剛才已通知他,他們在來的路上。”
“好!”黃校長滿臉紅光,去年秦克的那篇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論文已讓學校嚐到了甜頭,今年年初的教育界大會上,老陳就在全國所有的高校校長面前,點名表揚了清木大學的數學教學成就。那種滿場羨慕妒忌恨的目光,讓久經風浪的黃校長都有種飄飄然的揚眉吐氣之感。
多少年了,清木大學第一次在數學上昂起了高傲的頭!
現在聽到秦克和寧青筠居然真在半年不到,又再次攻克了波利尼亞克猜想,黃校長心情之雀躍就可想而之了。
很快,田劍蘭等幾個數學系的教授就來到了校長室,秘書早已準備好了旁邊的圓桌會議室及投影儀,於是一行人都轉移到了圓桌會議室。
這時衛元甫才說明了請眾教授來的原因,包括田劍蘭教授在內,幾個數學系教授一聽都嚇了一跳,隨即紛紛表示出極大的興趣。
秦克的arvix賬號是學校幫忙申請的,雖然他改了密碼無法登入了,但學校不少教授還是有關注他的,這時田劍蘭登入自己的arvix賬號,馬上就看到網站彈出了提示:“你關注的賬號‘qin ke’有新的預收錄論文,分類為‘解析數論’‘素數相關問題’。”
田劍蘭教授點開這個論文,發現已有超過三千人點選閱讀過了,下面還有不少英文回覆,翻譯為中文大概為:
“這不是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秦嗎?他連波利尼亞克猜想也搞定了?我的上帝,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才過去半年不到!”——斯坦福大學某個數論研究團隊的成員。
“超過五十頁的內容,還沒來得及看,先留個名,再去拜讀。”——哈佛大學某在讀數學博士。
“看到標題我還以為是哪個民科的論文,正想著網站的稽核機制是不是有問題,這樣的垃圾論文也敢推送給我?然後發現是我自己關注的賬號發來的……來自夏國的奇蹟小子,看來這論文值得一看。”——mit的某個教授。
“秦神居然默默地破解了波利尼亞克猜想?火鉗留名。”——這個是用中文寫的,一看就是國人留言的。
這些回覆再次證明了秦克已受到國內外數學界許多有心人的關注。
田劍蘭沒心思細看這些留言,直接從論文的第一頁開始看。
其餘幾個數學系的教授也戴上老花鏡,看著大螢幕上的一行行英文。
黃校長、顧副校長以及幾個聞風而至的校領導都屏息靜氣,不敢打擾這些教授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