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宿主第一次以數學家的身份獲得數學界的大獎,開啟‘特殊獎勵任務’!”
“叮咚!學神任務更新‘多多積累科研經驗吧’!”
“【特殊獎勵任務】多多積累科研經驗吧:宿主的理論經驗已比較豐富了,現在欠缺的是科研經驗!請多多開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學方面的科研工作,積累夠100小時的科研經驗吧!”
“任務獎勵:根據以上五個學科科研專案投入時間進行獎勵計算,每小時可獲得1點學術積分,累計最多獎勵100點學術積分(無科目限制),可以在任務完成後自由分配到五大學科裡!額外獎勵:‘臨時提高腦細胞儲存分析接收能力’機會一次,可以在10個小時內完成任一科目‘職業級’理論知識的吸收!”
“本任務為【特殊獎勵任務】,累計滿100小時科研經驗後自動結束並分發獎勵。”
秦克先是一怔了,隨即大喜,系統來的居然是第一次看到的“特殊獎勵任務”!
而且這個任務幾乎是毫無難度的,原本他就要進行科研工作,無論是數學上的波利尼亞克猜想課題,還是物理裡胡青峰教授的課程,以及生物育種課題,所以這100個小時科研經驗帶來的學術積分幾乎是白送的。
獎勵更是豐厚,1小時1點的學術積分,看起當然不算很多,但原本秦克進行科研實驗,一個月下來,頂天了也就20點左右的學術積分收入,平均下來一天不到1點,現在直接翻了20倍!
那個臨時提高腦細胞儲存分析接收能力更是誇張,原本需要100天、共計十次才能吸收消化完成的“職業級”理論知識,只需要10個小時!
最讚的是任務除了積累科研時間外就沒任何別的要求了,更沒要求學術成果沒要求論文!
爽啊,難怪叫“特殊獎勵任務”了!
這個白賺的學術積分立即被秦克當成是囊中物了,他先看向系統介面。現在物理的升級進度是62.5/100,只要再任務完成後分配37.5點的學術積分,就能升級到“職業級”了!
餘下的62.5點積分怎麼分配好呢?
秦克又看了眼其餘四科。
化學,升級進度:32.2/100
生物,升級進度:47.3/100
資訊學,升級進度:88/100
嗯……看來只能先分配12點到資訊學了,起碼能升一級,“大師級”的資訊學,指不定會有的晶片製造相關知識?至於餘下的平均分配給化學與生物吧,這兩科怕是沒法子升級了。
秦克收回分配的心思,又琢磨起這個“特殊獎勵任務”的觸發條件,如果以後自己獲得更大的國際獎項,是否還會觸發這樣的任務?
他又想到,《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究與詳解》還不完整,最後的“完結篇”指不定也能透過這樣的特殊任務獲取得,這樣就不用等物理升到“大師級”了。
看來還是要多增加點國際聲望,再拿些大獎啊。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拿個菲爾茲獎?
……
第二天秦克和寧青筠就回到學校了,助理方詠棠已幫忙訂好了後天早上的機票,兩人還有兩天的空閒留校時間——這主要是為了等胡青峰教授那個“海底石油管道式油水分離技術課題”的第一期資料。
兩人基本上已在參加陳省身頒獎典禮前,將老胡給的u盤裡與這個課題相關的資料看完了,對這個課題的興趣還是挺大的,尤其是寧青筠,她的爸爸就是頂尖的物理學家,讓她對物理課題有種特別的憧憬。
不過老胡那邊沒訊息,兩人也不好意思催促。
兩人商量過後,花了一天多的時間合作寫完了《吉爾佈雷斯猜想的證明》,然後聯合署名投到了《數學新進展》。
雖然只是個不怎麼出名的小猜想,但總歸是世界級的,在頂刊裡發表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一來可以刷點數學的學術積分,二來也可以讓寧青筠有一篇發表到頂刊的sci論文。
剛剛投完稿,秦克便接到了物理系胡青峰教授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