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旁邊就住著邱老先生和一些老院士們,相互串門也方便,這麼近的距離,哪怕是下著雪,也不過撐把傘抬抬腳就能走到。
順便一提,原本花園別墅的外面還新加了塊古石,刻著一行龍飛鳳舞的大字——“清木大學首席科學家、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秦克院士、寧青筠院士居所”。這自然是清木大學的自作主張。
據說哪怕將來秦克二人不再住這裡了,這裡也不會再安排給別人來住,而會當成“故居文物”永久儲存。
對此秦克二人有點無語,後來聯絡了顧伯鈞副校長想將這古石撤了,顧伯鈞副校長苦口中婆心地安撫兩人,最終將這塊古石從院子外移到了院子裡的角落,用花花草草擋住。現在白雪一覆蓋,總算沒那種“社死”的感覺了。
諸多生活雜事不細表,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一件事——寧青筠懷孕的事在身邊的熟人裡已悄悄傳開了,只是未對外公開而已,邱老先生就對兩人的孩子很是看重。
這晚,邱老先生在登門閒聊時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小秦小寧啊,如果不是你倆的數學水平還在我之上,我要收你倆這對雙胞胎做關門弟子了,從他們五歲起就教導數學,打牢基礎,力爭讓他們超越父母,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
邱老先生將畢生的興趣與精力都投注到數學研究與教育上,他的弟弟目前也是清木大學裡極著名的數學教授,自然希望下一代“子承父業”,可惜兩個兒子對數學的興趣都不大,邱老先生尊重兒子們的興趣,主要教導他們文科,兩個兒子長大後都成為了生物醫學方面的專家,只是老人家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沒能親自從小培養出一名世界最頂尖數學大師的遺憾。
而且現在他年紀大了,對功名利祿都看得很淡了,只想著替國內培養出一批成長於本土的世界一流數學家——他在清木大學興辦求真書院是不拿任何薪水的,有時還會自己掏腰包補貼家境困難的優秀學生。
所以知道寧青筠懷了兩個小寶寶,邱老先生就動了收徒心思。
超越普通學生的數學天才不難找,但擁有頂尖數學天賦的超級天才學生卻非常難找,起碼邱老先生至今還沒發現一個能媲美秦克這樣擁有頂尖數學天賦的絕佳苗子。
考慮到秦克與寧青筠的優良基因,除非這兩個小寶寶基因變異,不然必然會擁有頂尖的理科天賦,甚至天賦青出於藍並非不可能。
所以邱老先生說出這些話,便是要埋個伏筆,若是將來秦克兩個孩子當中的一個或者兩個,在數學方面天賦絕倫又從小對數學感興趣,他就開口收來做關門弟子了。
秦克明白老先生的心意,不由有點好笑,這邱老先生真是打算活到老當園丁到老啊,從沒考慮過退休的事。不過別看邱老先生七十多歲了,但自從年初時跟秦克學習了“東方培元法”加上嚴格食療後,身體狀態保持得極好,瞧這狀態,像楊老先生那樣活到一百歲應該不是問題,自然有足夠的時間精力來培養出一到兩名頂尖的青年數學家。
既然有菲佬大佬送上門來給自己的孩子當老師,秦克自然不會拒絕:“邱老先生您這是捧殺我們啊,我倆哪及得上您一輩子沉浸在數學上的底蘊深厚,何況您在數學教育上的理念也是我倆學習的榜樣。這樣吧,若是我的這兩個小朋友確實展示出數學方面的天賦與興趣,我就讓他倆都拜您為師,從小跟您學習數學。怎樣?”
邱老先生大喜過望:“一言為定!”他又轉向旁邊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寧青筠:“小寧,你沒意見吧?”
旁邊的寧青筠一直安靜地聽著老公與邱老先生暢談著孩子的未來,她很喜歡這樣平靜休閒而幸福的生活時光。年輕的準媽媽嘴兒輕抿,帶著淡雅的笑容。此時聽邱老先生問她,她溫柔地撫摸著小腹:“能有您這樣的數學大師兼教育大師來替我倆培養孩子,我們求之不得。”
說話間寧青筠想到明年六七月份時兩個小寶寶就要出生了,她那雙漂亮的丹鳳眼裡更是多了幾分母性的柔光。
倒是沒怎麼插話的田劍蘭院士說了句:“邱老先生,小寧和秦克的兩個小朋友如果不喜歡數學呢?”
邱老先生腰身一挺:“他們不喜歡數學,我也可以教他們文科,我在古文古詩方面也不會比普通的中文教授差。”不過說著又啞然失笑,補充道:“當然,這些都只是我們在孩子未出生前的‘誇誇其談’,等孩子長大後,說不定他們另有想法,既不喜歡理科又不喜歡文科,轉而喜歡藝術呢。”
秦小殼舉手道:“那我就可以教兩個小侄子畫畫了!”
邱老先生大笑:“看來兩個小娃娃是不用愁找不到好老師了。”
大概是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邱老先生最後感嘆道:“孩子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未知變數的隨機函式,‘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未必就是好事,教育子女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行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幫助發掘他們自身的興趣所在,並尊重他們的選擇。”
對此秦克深感認同。
可能是受秦家家庭教育方式的影響,秦克更希望孩子們能自由快樂地成長,只要保持著堅強善良、樂觀努力的稟性便可,至於將來是學習數學還是物理、化學、生物,他並不想幹涉太多,哪怕孩子將來想學文科、醫學、藝術,他也會支援。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只要不違法不犯罪不當蛀蟲,就由著他們走自己喜歡的路,我作為父親只會支援並陪伴左右。”
晚上,等田劍蘭院士和邱老先生告辭後,秦克與寧青筠便又回到了書房,繼續與歐洲氣象中心的古德伯格教授等人進行郵件交流,並開一場三十分鐘左右的遠端影片交流會議,及時瞭解各個小組的研究進度,交流解決彼此遇到的難點問題等,這也是近期每天的“功課”了。
日曆的頁面,就在漫天風雪與忙碌的科研工作中,悄然翻動著。
12月19日,兩人照常來到流體力學實驗室,但因為距離與歐洲氣象中心約定的計劃時限只剩下不到2天了,兩人哪怕是坐在這辦公室裡,主要進行的還是“歐洲高空極端異常氣流災害應對”專案研究,目前已進入最後的模型完善及軟體開發的關鍵環節。
歐洲裡航空公司使用的並不是青檸作業系統,但秦克的“青檸智慧程式設計”能相容世界主流作業系統,秦克依然能用它來快速生成原始碼,並不需要自己一行行程式碼地敲,更不用DEBUG,效率極高。
有人忽然敲響了兩人辦公室開啟著的大門。
秦克抬頭,便看到師兄丁躍峰站在門口。
“丁師兄,請坐。”秦克忙起身笑臉相迎,示意師兄坐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