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這一刻,我又再次感受到被數學支配的恐懼。(狗頭.jpg)】
【每當寧同學說“我就簡單地將關鍵點講解一下”,我就懷疑她是不是對“簡單”這個詞有什麼誤解(滑稽的表情)。】闌
【哈哈哈,我又想起了一年前,秦神在同樣的位置,當眾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時的情景,反正我當時除了“666”外就完全說不出別的話了,現在也一樣。不愧是秦神的女朋友,不愧是菲獎大老,寧同學和秦神果然是一樣的畫風!】
【我從來不是抱著“聽得懂”的目的來看這直播的,我只是來看看寧同學的盛世美顏,看她的字多好看,和她的人一樣。至於寫的是什麼……重要嗎?】
【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你們,其實寧青筠教授真寫得比較簡單了,只要專業方向為泛函分析的數學博士畢業生都能聽得明白,而且獲益匪淺,反倒是前面講dna與rna鹼基的部分,我聽得半懂不懂的。】
【雖然理論部分聽不明白,但這計算種子學的厲害之處我倒是聽明白了,秦神和寧同學了不起!】
【咦,我忽然發現我是為了看看那傳說中的“完美型沙漠紅薯”而來的,現在卻發現大夥兒都沉迷於計算種子學而無法自拔?】
網上彈幕熱鬧非常,而在超大型會議室的現場裡,一眾與會者心中同樣掀起著驚濤駭浪。
龔成濟教授就是其中一人。他怔怔地看著寧青筠寫出來的數學算式,終於放棄般擱下了筆,苦笑著揉揉太陽穴,喃喃道:“難怪我帶隊搞了半年,連計算種子學的皮毛都沒摸著,原來是數學水平不夠。呵,原本以為生物與數學的聯絡算是比較小的,現在才發現——數學是所有理科的基礎,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闌
寧青筠有關計算種子學的講解進行了近一個小時。
如果有人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開始時是生物學方面的專家教授們如獲至寶,刷刷刷地記錄個不停,到中間部分,生物學的教授們一臉的懷疑人生,數學教授們卻雙眼放光,甚至有人興奮激動地揮動拳頭,但到了後面,風水輪流轉,前面一直皺著眉的計算機系教授們終於舒了口氣,神色明顯振奮和放鬆起來……
“我的講解到此,接下來的實際應用部分,就交給我的搭檔秦克。謝謝大家!”
單馬尾少女極有禮貌地微微一鞠躬,全場略一安靜,隨即便爆發出暴風驟雨般的熱烈掌聲。
之後進入到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但幾乎沒人到處走動,人人都在與隔壁的同伴激動地討論著剛才寧青筠展示出來的這個前景無限的新學科,幾乎忘記了會議的另一個主題“完美型沙漠紅薯”。
而在會場之外,無數觀看著直播的學者、教授乃至高校校領導們,同樣在議論紛紛。
國內十幾所比較有名氣的農業大學,這次其實都集中了全校的教授在會議室裡一起觀看直播的,這時討論得最多的問題就是“這門計算種子學是否要開設課程甚至是相關的專業”。闌
十分鐘後,秦克與寧青筠換了個位置,寧青筠成為了助手,而秦克則手握麥克風,成為了主講人。
會場很快就恢復了安靜,接下來的就是“計算種子學”的例項環節了,這門新興的學科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直接使用,馬上便見分曉。
秦克笑眯眯道:“我看大家對這接下來的實戰環節很感興趣啊。其實這個環節詳細講解‘完美型沙漠紅薯’是最合適的,因為它就是我和青筠根據計算種子學研究出來的。但是呢,一來這涉及到專利技術的秘密,無法公諸於眾,二來真要講‘完美型沙漠紅薯’的細節,十天十夜也講不完,我總不能讓大夥兒在這裡坐上十天十夜吧?”
臺下又是一陣鬨笑聲。
“所以,這次我只能重新選擇一個相對簡單,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應用例子。不過,如果由我舉例子,似乎總有點‘事先準備’的意味,缺乏說服力。要不我們玩個遊戲吧。”
秦克的話一下子就吊起了大家的胃口,原本聽了這麼久理論有些疲憊的眾人頓時精神大振,紛紛好奇地看向秦克。
“遊戲很簡單,在現場的所有生物學教授,都可以提一個紅薯的遺傳特性,寫到紙上,然後交上來,放到這小講臺上,由司儀隨機抽一張,我再現場運用計算種子學,推演出它的dna結構,並推匯出培育的方案來。大家覺得這個遊戲怎樣?”闌
此言一出,滿場頓時沸騰起來。
這可是真真正正的隨機抽題,即場運用計算種子學來實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