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個鐵製的銘牌,秦克無語了,因為他想起前段時間,有不少學校將他和寧青筠的照片放大做成像“牛頓”、“愛因斯坦”、“高斯”、“尤拉”一樣的偉人畫像,掛到了教室和走廊的牆上。
這些事被學生們發到了網上還一度引起了熱議,後來還是秦克打了電話給管教育線條的陳伯伯,陳伯伯施加壓力,才讓這些學校把畫像撤了下來。
現在寧青筠家裡的別墅居然被定為“故居”,而且還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看銘牌上面的時間,應該是這個月才剛剛掛牌上去的。
簡直是離譜媽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這也讓秦克心裡湧起一股怒意與不滿。在他的印象裡,“故居”好像都是用在已去世的歷史名人或者偉人之類的老宅上吧?更別說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了,這裡還住人呢,定個p的文物!
要不是考慮到憑著他和寧青筠的名聲地位,現在省裡和市裡應該不敢犯這樣低階的錯誤,秦克都想著打電話給陳伯伯告狀了。
秦克深吸口氣,勉強把不滿壓下去,他掏出手機,劃到一個聯絡人的電話,直接打了過去。
這是去年到他家裡拜年時,一個叫方舟平的秘書電話,方秘書曾說過,在省裡市裡但凡遇到什麼麻煩,都可聯絡他來解決。
秦克一向不太喜歡這樣的特權,但此事實在太過離譜,秦克不想拖著了。
電話響了沒幾下,便接通了。
那邊傳來了方秘書極為客氣甚至透著熱情的聲音:“是秦教授嗎?您好。”
秦克對方秘書有記錄自己的電話號碼並不意外,雖然平時方秘書從沒打過電話聯絡他,秦克深吸口氣,儘量以溫和的聲音道:“方秘書您好,我是秦克,遇到一件事感覺比較奇怪,想託您瞭解一下情況。”
“您儘管說,我老闆說過了,省裡必須為您和寧教授這樣的頂尖學者提供最好的服務。”
秦克也沒再客套,直接問道:“今天我和青筠回到遠州,發現她的家裡被定為了什麼故居,還被定為了省級重點保護文物,我想了解一下是怎麼回事。”
方秘書一聽,倒是鬆了口氣,他笑道:“這事我經手的,也向戶主寧老教授、楚老教授報告過,徵得他們同意才定下來的,這也是為了表彰寧教授在數學上取得的傑出成果。”
秦克開的是擴音,寧青筠自然也聽到了,不由面面相覷。
這套別墅是登記在爺爺寧景光和奶奶楚覓梅的名下,兩個老人家知道還同意了,那就證明真不是什麼烏龍事件。
只是兩個老人家都沒聯絡他倆提起這事,讓秦克二人都有些納悶。
方秘書見秦克沒說話,以為他有什麼不滿意,忙道:“咱們省裡的許可權,只能評定為您和寧教授的故居為省級保護文物,原本我們也想向上級打呈批,爭取評定為國家級保護文物,不過商量過後,考慮到評定為國家級保護文物後,一般要作為教育基地對外開放參觀,而目前寧教授雖然沒住在這裡了,但寧老教授和楚老教授依然會回來這裡居住,所以就暫時沒走這個流程……”
秦克哭笑不得,他和寧青筠是關心這個級別的問題嗎?
不過方秘書的後續詳細講解也讓他倆明白了過來。
所謂的“故居”,是指某人出生、童年時期或更長時間與父母等長輩一起生活的地方,並不是特指已去世的人住過之處,“故居”的“故”,與“故鄉”的“故”同義,是指“居住過、生活過”的意思,並沒有“已故”之意。
而正因為寧青筠還年輕,這裡也有住人,自然也沒像別的已去世名人故居那樣定為“故居紀念館”,而是改為“故居”的稱謂,寧家還可以如往常一樣正常居住在這裡。
將偉大的在世科學家故居評為“保護文物”也是常見的操作,比如獲得諾獎的屠院士故居、獲得菲獎的邱老先生故居等,都同樣是歷史保護文物單位。
寧青筠作為夏國第一個女性菲爾茲獎數學家,對於遠州市乃至華海省而言都是最優秀的科學家、學者,是一張值得對外炫耀的名片,將她小時候居住過的房子評為“保護文物單位”,也是為了保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文物”。之後每年都會有專項資金撥付過來定期維修、加固,哪怕整片地區拆遷,這裡都不會拆除。
唯一的缺點就是,被定為保護文物後,如果想進行大的翻修需要報批申請,撥付專項資金、由專業人員來實施。
而且想要交易出售,還要到文物保護單位管理部門走申請流程,取得同意出售的許可後才能買賣,而且買方一般是國家。
秦克聽完方秘書的解釋,心裡倒沒什麼不滿與怒氣了,畢竟戶主的爺爺奶奶都是同意了的。
只是寧青筠實在太年輕了,才會顯得這個“故居”有點哭笑不得。
他敏銳地捕捉到方秘書話裡的意思:“方秘書,您剛才的意思是,我家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