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姜為先院士調整了兩人的身份,從跟班實習改為助理研究員的原因之一。
從這天起,秦克二人以助理研空員的身份,成為了“湍流小組”的正式成員。不要小瞧這身份的改變,以前跟班實習,連發言權也小,實驗也主要是打雜為主,但成為助理研究員後,基本上和普通的成員沒什麼差別了,還可以提出實驗方案,並獨立進行實驗。
而姜為先也在每次的交流會議裡,點名讓兩人發言,增加他們在實驗室裡的話語權。
時間在匆忙中過得特別快,轉眼來到了十二月二十日,這天是週一,姜為先有事出差去了,換了副主任郭維陽院士來負責主持“湍流小組”的每週例會。
秦克悄悄打了個呵欠,最近他沉迷於研究去年的極端氣象資料分析建模,經常到凌晨三點多才睡,每天一大早又正常起床,雖說與寧青筠合練東方秘典能極大地恢復精神,但睡眠缺乏還是讓他有點發困。
秦克正想著以後還是不能再這樣熬夜了,郭維陽院士忽然道:“我們‘湍流小組’手頭上進行著的任務是‘改進近空間飛行器在高超聲速稀薄空氣中的氣動特性’,秦克,你談談有什麼好的建議。”
流體力學最常用的就是改進飛行器,而在高超聲速時,平流層的稀薄氣體流動又會影響到飛行器的氣動特性,如何進一步改良飛行器的外形,使之在上述狀態下能飛得更快更穩,就是目前湍流小組最近一週接到的新任務。
這個任務難度不小,但秦克手握s級知識《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究與詳解》,裡面就有應用ns方程改進飛行器的篇章。
想到來到課題裡近三個月,都沒什麼大的建樹,秦克覺得有必要出點力了。
“我可以用下白板嗎?”秦克舉手。
郭維陽院士有點意外,但還是點頭道:“可以。”
秦克走到會議室的大白板前,拿起可擦寫筆,邊寫邊說:“我這幾天一直跟著各位前輩、學長們做這個任務的研究和模擬實驗,發現大家用的是ns方程第103號特解,這個特解確實是研究空氣動力學中最常用到的,但隨著空氣稀薄程度的增加,使用這個特解的ns方程的線性本構關係是很難準確描述稀薄氣體輸運特性的。”
大白板上很快出現了一條算式:“veff[▽u+▽u^t]=▽*(veff▽u+▽veff(▽u^t”。
“我建議改為非牛頓流體改進ns的普通方程,使得飛行器表面張力表示式更加準確。同時因為高階非線性本構關係會使得數值求解更加複雜,我還建議利用求解ann模型方程的氣體動理論統一演算法,並透過對應力張量、熱流等宏觀量數值進行積分求解,就像這樣……”
秦克開始時大腦還因為發睏有點遲緩,但隨著思考的專注,他越寫越快,越寫越流暢,很快整個白板已寫滿了複雜艱澀難懂的數學算式,臺下眾人開始時還聽得連連點頭,到後面就一臉的呆滯,開始面面相覷。
秦克沒留意到背後眾人的神色,他寫得興起,又拉過一張大白板,繼續寫了十幾條算式:
“看,透過這樣的數值變換,能修正特定條件下的ns方程本構關係的氣體動理論耦合方法,並透過gkua獲得的應力張量及熱流,可以實現存在區域性稀薄效應的流動模擬。到這一步就可以進行數學建模了,用可壓縮平板邊界層,以及圓柱繞流問題的數值模擬,可以準確推演實驗效果,減少實驗次數。如果能借助超算,實現完全模擬那就更簡單了,可以在求出準確的表面張力數值後,逆推飛行器的外形變化,得出改進建議。”
大功告成!
秦克心滿意足地放下可擦寫筆,回頭看向眾人:“我的建議就是這樣,順利的話,最多兩週左右,我們就可以完成這個任務向上頭交差,然後過個輕鬆的春節了,是不是很簡單?你們都聽明白了吧?”
靜,會議室裡陷入了迷之安靜,除了寧青筠目光清明地輕輕點頭外,其餘人,包括郭維陽院士在內,都表情有點僵硬,看向大白板上目光就像在看著天書。
這就是菲獎大老的平常畫風嗎?
作為整個課題組裡的精英小組,也作為曾研究過三年ns方程的物理高手們,在這一刻有點懷疑人生,甚至懷疑起自己那研究ns方程的三年是不是研究了個寂寞……
秦克見眾人的神色,不由搔搔後腦。
聽不明白?不會吧?他再次看了下白板,自己寫得應該很清晰了,只要是數學專業的博士生,都可以全部看得懂,如果是數學物理方向或者微偏分方程方向的博士生,甚至應該會大有收穫……呃,秦克回頭,再看看眾人,忽然想起臺下的好像是物理方面的博士生……
郭維陽院士輕咳了聲,打破了會議室有點尷尬的寂靜:“我認為秦克的建議很好……很有道理,嗯……這個……要不,具體的數學建模以及實驗方案,就由秦克和寧青筠來完成?小何,你負責超算的申請流程,其餘人配合秦克兩人完成整個實驗。如果對今天秦克的講解有什麼不明白的,會後再請教秦克。”
眾人連連點頭,然後用力地鼓起掌來。
雖然聽不明白,但見秦克信心滿滿,加上寫的算式一看就很厲害的樣子,兩週解決問題啊……過個好年,想想怎麼也不虧。
想到這裡,眾人看向秦克的眼神又多了幾分莫名的畏懼與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