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性的官員,倒也不是不行。
他可以在教育部內設定專門的機構,來負責處理各個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問題,而伽羅華在透過考試之後,可以被錄用進來,作為這個機構的底層公務員,來從事實際的事務工作。
可想而知,在他的工作範圍內,一定會接觸到大量的數學學術問題的爭論,而以他“恃才傲物”的性格,他肯定也會廣泛地參與到這樣的爭論當中(正如當初年輕時的牛頓一樣)。
在這些爭論當中,既然他是一個虛榮心爆棚的青年人,那麼他一定會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為了服眾,而加倍地鑽研學術,用自己的成果來回擊別人有可能的質疑。
甚至,隨著伽羅華的步步高昇,外界一定會認定,是皇帝陛下“慧眼識珠”,透過自己的改革,為法蘭西發掘了一個舉世無雙的人才,到時候又是自己的一筆功績。
牛頓功成名就之後,在30多歲開始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神學上面,而他可不希望伽羅華走上這條道路,他會一步步把這個年輕人,捧上他應有的地位,同時也讓他的智力,帶動整個帝國的學術發展。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艾格隆得到了天才,而伽羅華得到了名望,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艾格隆越想越是興奮,最後忍不住得意地拍了拍手。
“我明白了,就這麼處理!我會和塔列朗親王商量的,雖然我之前從未乾涉過他們的規劃,但如果我想要安插一個部門、幾個崗位,想必塔列朗也無從反對我——”
埃德蒙也深信如此——塔列朗親王之所以這麼熱心這事,本身就是為了討陛下開心,他才不關心有沒有“暗箱操作”呢,陛下就算臨時搞個“定製崗位”,他也會不聲不響地把事情搞得妥帖。
雖然這看上去有點破壞規則,但是對埃德蒙來說,陛下的意志就是一切,他不會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只是有些疑惑,為什麼那個年輕人,居然會得到陛下如此的重視和青睞?
這可是他從未在其他人身上看到過的殊榮。
那隻能說明,那小子就是個天才了。
以陛下的“聖聰”,既然認定他是天才,他一定就是天才。
既然如此,對天才“網開一面”,那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陛下,既然您這麼說,那我就靜觀其變了。”最後,他對艾格隆提議,“我會盡量幫助他排除外界干擾,讓他能以最佳狀態考試。”
“可以,就這樣。”對伯爵的“善解人意”,艾格隆投向了一個讚許的眼神。
接著,他又猶豫了一下,然後又做出了另外一個決定。
“既然考試日期已經臨近,那麼,等到報名日期截止之後,你去準備一下,把所有報考人都集中起來吧,我將親臨現場,勉勵他們每一個人。”
在這個年代,大學生還是非常精貴的東西,尤其是艾格隆特意圈定有資格參加高等文官考試的精英大學生,哪怕其中有人落榜了,那也是國家未來的優秀人才。
所以,艾格隆打算好人做到底,以自己的熱情和慷慨,籠絡這些優秀的年輕人,讓勝選的人志氣昂揚,讓落選的人也不至於灰心氣餒。
反正,只要能夠讓這些人覺得自己給了他們“階級上升”的希望,那麼他們就會衷心地擁戴波拿巴皇朝。
對於艾格隆的命令,伯爵自然也俯首聽令。“好的,陛下,我這就去辦。地點您希望放在哪兒呢?”
“就放在巴黎市政廳吧,我們要讓所有人都明白,帝國的未來,將由這些學識淵博、充滿希望的年輕人來決定,我需要他們的幫助。”
艾格隆輕輕點了點頭,然後又附加了另外一個命令,“在正式的會見之前,順便安排一次我跟伽羅華先生的會面,我有話要跟他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