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名叫海倫妮·馮·梅克倫堡-什末林,是梅克倫堡-什末林公國的公主,1814年出生,今年17歲,恰好來到了適婚的年紀。”
“什麼?”艾格隆的臉色微微一變。
倒不是說,這位公主他認識,而是因為,她在歷史上,多多少少地也留下了一點點痕跡。
按理說來,在王公滿地走的德意志,一個普通的“公主”並不會惹人注目,梅克倫堡-什末林也不是什麼強大邦國,頂多一兩個縣的地盤,還是在荒涼貧瘠的北德,實在沒有什麼值得人記住的地方。
原本她確實應該默默無聞的,但是歷史卻給了她另外一條人生道路。
在原本的歷史線上,奧爾良公爵篡位成功,成為法國國王之後,他為自己的王太子找的兒媳婦,就是這位公主殿下。
那時候,奧爾良公爵篡位成功之後,國內外局勢都很混亂,他也因為自己藉著的“篡逆”行徑而被歐洲各國君主所厭惡和排斥,在這種情況下,他急需要在圈子裡完成一些公關活動,來挽回自己的聲望。
為此他在上臺伊始就主持了兩樁聯姻,一樁是將他的女兒嫁給了未來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樁是讓王太子娶了梅克倫堡-什末林公國的海倫妮公主。
藉助這兩次成功的聯姻,他穩定了國外的局勢,也讓奧爾良家族的“篡逆”被各國所預設。
在這個新的歷史線上,艾格隆“截胡”奧爾良家族的天下,但是總體外交路線卻意外地貼合在了一起。
他之前促成了比利時的獨立,然後和比利時國王聯姻(當然,他沒有成年的女兒,於是就用歐仁親王的女兒來代替)
他沒想到,在另一樁聯姻上,他又以一種奇怪的方式“撞車”了。
巧合嗎?確實巧合,但是卻又未必有那麼巧合。
不同的世界線,人確實變了,但“需求”沒變。
波拿巴家族要重新擠進圈子了,所以找上了德意志的王公們。
而在原本的世界線上,梅克倫堡-什末林公國願意把公主嫁給名聲大壞的奧爾良家族的王子,現在把公主嫁給波拿巴家族的王子好像也沒什麼不行——反正,都是拿一樣的好處,又有什麼區別呢?
奧爾良家族登上了王位,和波拿巴家族上了臺,對他們來說又有多少區別呢?
反正,對於封建主的聯姻來說,只要“頭銜”正確,利益正確,哪個具體的人並不重要。
一想到這種奇詭的“巧合”,以及其中蘊含的尖銳諷刺,艾格隆心裡只覺得好笑。
這些德意志王公,所謂的高貴血統,說穿了也就這麼回事嘛……
“怎麼,您覺得不行嗎?”看到艾格隆的表情古怪,瑪麗亞疑惑地問。
“不,我並沒有認為不行,殿下……”艾格隆連忙笑著回答,“我只是多想了點其他的事情而已,您別見怪。我非常非常感謝您的幫助,我的堂兄也會為此永遠感激您的……”
接著,他又重新變得嚴肅了起來,“那麼,可敬的梅克倫堡-什末林家族,他們打算要什麼?”
393146。。
...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