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中老弱病殘都有,甚至還有一些兵油子,這些人都要剔除出去。”
“願意歸家的,發給路費和退役費,讓他們解甲歸田;不願意歸家的,想要賴在軍中的,可以組建屯田兵團,在蜀中擇地實行軍墾。”
“如此,精簡之後,主公可得二十萬可戰之兵!”
諸葛亮這一說,說得劉備都覺得心痛。
眼下正值亂世,各路諸侯莫不是招兵買馬,誰見過精簡將士的?
要知道,此前他劉備手中的漢中軍就有十二萬人,加上收降的各部蜀軍,這又有近二十五萬人。這加起來,就是不下三十七萬兵馬了,真正大帶甲數十萬了。
這,還沒有算上,收復益南四郡之後,還會平添五萬兵馬呢。
可以說,就兵馬的多寡而言,此時他劉備已經算是天下第二了。
有這麼多兵馬在手,曹操什麼的,劉備也敢與之掰一掰手腕兒!
可是,現在孔明卻說,這麼多兵馬都要精簡,而且最終只會剩下二十萬可戰之兵,這幾乎相當於砍去一半的兵力了,任誰,手下兵力砍去一般,都會感覺心痛的吧?
當然,劉備也知道,諸葛孔明不會害他,精兵簡政也確實可行。
想當初,他劉備入主漢中時,收降了張魯的漢中軍之後,他劉備手中的總兵馬可不下十八萬,後來又募兵三萬多,但是最終,經過孔明的精兵簡政之後,漢中軍最終只有十萬八千將士。
也恰恰是精兵簡政,讓這十萬漢中軍,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就成為可戰之士!
須知,在這個時代,降兵也好,新兵也罷,想要一年只能成為可戰之士,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打順風仗,亦或者是當初黃巾軍那般的草寇!
所以說,精兵簡政之後的二十萬大軍,其戰鬥力,必然不弱於四五十萬大軍的。
心痛了一下,猶豫了一下,劉備還是首肯道:“好罷,等益州平定之後,就精兵簡政!”
……
精兵簡政,和簡拔人才,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軍中需要精兵簡政,而各地的衙門中,自然也需要精兵簡政。
這精簡掉人員之後,總會有一些空缺。
還有,劉皇叔入蜀之後,一些貪官汙吏,肯定是要處理掉一批的,這也會形成大量空缺。
而且,這種事情,必須要在劉皇叔剛剛入蜀的時候,就要定下這個基調。
因為,這個時候,憑著剛入蜀的一股銳氣,可以鎮壓益州的各種不服,即便是益州本土的豪強,也不敢妄動,只能任由劉皇叔擺佈。
但是,一旦過個三五年,再想精兵簡政的話,並置換官吏的話,必然會阻力重重。
空缺太多,典吏之類的小吏還好說,可以用軍中退役後的老兵充任。但是,縣令、縣承之類的主官,還有書吏等官吏,這就不是軍中退役的老兵可以充任的了。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能識文斷字的,軍中個可不會有幾個的。
所以,這些空缺的人才,就需要從民間簡拔了。還在為找不到的最新章節苦惱?安利一個 或搜尋 熱/度/網/文 《搜尋的時候記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這裡有小姐姐幫你找書,陪你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