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勿憂,明天午後,秋雨就會漸漸停歇,後日便會是一個大晴天!”諸葛亮自通道。
這個自信,諸葛亮當然有。
前世,原主可是號稱上知天文、下識地裡的,現在的他,好歹有著三世記憶,對這種天象的把握,自然能夠做到信心十足。至於說,前面沒能預料到,蜀地的這場秋雨居然會持續十餘日,這卻完全是他修為不夠,並且還是遠在千里之外推算的緣故!
現在,推算了一夜,諸葛亮自然就推算出了,這場秋雨什麼時候停歇了。
至於說,他一併保證,後天就是一個大晴天,這卻是常識性問題。
雨過,天晴,如此而已!
聽到諸葛亮語氣中的自信,劉備的擔憂也就蕩然無存了。
“如此最好!”劉備喜形於色,然後拉著諸葛亮道:“如此,咱們便一起去用早膳,用完早膳之後,正好商議一下,接下里該如何繼續進軍!”
雨後的進軍方略,確實需要商議修改一下了。
按照原本的進軍方針,就該是先鋒軍在前面攻城略地,然後中軍在後面接手戰果,唯有先鋒軍遭遇難啃的硬骨頭時,才會等著中軍一起撲上去。
但是現在,身為主公的劉備,還有軍師諸葛亮,都到了梓潼縣,接下來該如何攻城拔寨,就不再是關羽一言而決之了,這需要聽從主公和軍師的安排。
當然,最主要還是聽從軍師的安排!
……
縣衙,偏廳。
吃罷早膳,諸葛亮和劉備,將梓潼縣內的一眾將領都召集過來議事。就連新降之人法正,還有吳芳等將,也在這軍議的偏廳之中,有著一席之位。
看著法正和王累,諸葛亮差點都有些錯覺了。
法正,乃是漢室腦殘粉。
這一點,諸葛亮相當肯定!
在原主前世的記憶裡,建安十六年,法正奉蜀主劉璋之命,前往荊州恭迎劉皇叔入蜀共抗張魯,其時,法正身為蜀使者,卻直接就投奔在劉皇叔座下。然後,法正與張松裡應外合,為劉皇叔奪取川蜀,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
再後來,劉皇叔與曹操爭奪漢中之時,就是法正隨軍,出謀劃策來著。
後世有一個排行榜,是關於三國時期,那些牛逼哄哄的謀士的,前十之中,法正就榜上有名。甚至,某些磚家還曾分析過,說法正之才幹,不弱於曹操麾下的荀彧、程昱、郭嘉!
只可惜,天妒英才,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劉皇叔進爵漢中王的那一年,法正病逝了。
眼下,法正卻提前了十一年,投到了劉皇叔旗下。
想到有關法正的情報,諸葛亮心中就不由得有些不屑。
這不屑卻不是針對法正,而是奔著劉季玉去的。
據說,此前,法正不過是薪都縣的縣承。只因劍門關需要增援,法正便被破格提拔為參軍。而參軍,就如同後世軍隊中的參謀一般,在軍中其實沒有多少實權的。
法正有如此大才,卻不能獲得劉季玉之重用,可見劉璋也算是有眼無珠的說!
不過,劉璋有眼無珠,如今卻正好便宜了主公劉皇叔!
想罷了法正的事情,諸葛亮又不由得看向王累。還在為找不到的最新章節苦惱?安利一個 或搜尋 熱/度/網/文 《搜尋的時候記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這裡有小姐姐幫你找書,陪你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