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禦敵的主要策略,就是圍繞著西城縣進行防守,以靜制動,待張魯大軍露出破綻,再行雷霆一擊,就能挫敗張魯的反撲。
戰場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這是在戰前能夠做出最好的應敵之策了。
諸葛亮和龐統現在商議的,就是在完善這個禦敵之策,儘可能讓張魯更快的露出破綻來。
當然,主動出擊,與張魯大軍決戰于山溝溝裡,這這個主意似乎也很不錯?
其實不是這麼麼回事兒。
且不說如今的西城縣,五萬大軍中就有兩萬降兵。這些降兵守城時,或者打順風仗時,或許可堪一用。但是放出去,與張魯大軍在八百里的山溝溝裡野戰,這些降兵能不逃亡麼?
再者說,另外的三萬荊州兵根本不熟悉地形,與熟悉地形的張魯大軍在山溝溝裡捉迷藏,這是將天時地利人和都送給敵人麼?
所以,當初定下禦敵之策的時候,就是以守衛西城縣為主,與張魯大軍進行攻防戰。
良久,待在地圖前的劉備回過神來。
“孔明回來啦!”劉備面露笑容,伸手示意,讓諸葛亮和龐統座下說話。
此時,關羽、張飛,趙雲,還有文碩,也都進了大廳來。
大戰迫在眉睫,軍師也回來了,這幾位將軍也是來聽一聽禦敵之策的。
“孔明,士元,剛剛看地圖的時候,發現西城縣外五里左右,有一個鳳凰山;從南鄭方向來的山道,正好要從鳳凰山腳下經過。”
“咱們可不可以在鳳凰山上,立下一座軍寨?”
“如此,張魯大軍想要攻打西城縣,就必須縣拔除鳳凰山上的軍寨。”
眾人落座之後,劉備便詢問道。
東奔西走這麼多年,戰略眼光劉備還是有的。
譬如西城縣,城高池深,張魯即便率十萬大軍來攻,也很難攻克的。
但是,倘若張魯圍而不攻呢?
西城縣倒是不缺兵馬糧草,秋收的賦稅兩萬多石糧食,還有荊州支援的二十萬石糧食,此時差不多都集中在西城縣內,足可支撐全城軍民食用半年之久的。
但是秋季已經過半,冬季也為之不遠矣,城內取暖的柴火怎麼辦?
一兩個月倒是能支撐,三五個月呢?
所以,劉備也希望,張魯能今早露出破綻來。
西城縣外的鳳凰山,劉備就覺得可以利用一下。
……
諸葛亮和龐統對視一眼,相視而笑。
他們剛才交流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座鳳凰山,是可以立下一座軍寨的。
劉備手中的這份地圖,還是他諸葛亮貢獻的呢。原主前世的記憶,加上後世的一些地理常識,諸葛亮繪製的這份地圖,堪稱精品。漢中的山川河流,城池關隘,盡在地圖之中。
所以,諸葛亮怎麼可能遺忘鳳凰山呢?
鳳凰山,全天下叫鳳凰山的山峰,或許不勝列舉;但在漢中地界而言,這鳳凰山只此一座,就是大巴山山脈邊緣的一座小山峰,距離西城縣只有五里左右。
此山草木稀少,怪石嶙峋,地勢也頗為陡峭,相當的易守難攻。
更兼之,從南鄭而來的馳道,正好從鳳凰山腳下經過。
遏制了鳳凰山,張魯想要攻打西城縣,就必須先打下鳳凰山。
但是,鳳凰山易守難攻的說。而且,諸葛亮剛剛海域龐統商議著,將他的龐統牌兒投石機,安置幾架在鳳凰山上,張魯大軍來多少,都能給他砸個稀巴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