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豫稍許,諸葛亮還是回道:“誠如吳侯所言,亮此番前來江東,確實還身兼重任。”
“如今,我家主公剛剛入主漢中,算是百廢待興,民心未附,亟需各種物資。”
“此前,伯符將軍在世時,我家主公麾下的糜家商隊,往來江東便可購得許多物資。”
“現在,江東由吳侯執掌,會不會限制糜家商隊在江東的採購,乃至限制糜家商隊在江東行商,這都得看吳侯的態度。是以,亮才藉著弔唁的機會,前來江東一會吳侯。”
“其次,漢中缺鹽,亮此番前來江東,也是與吳侯協商海鹽問題。”
漢中缺鹽麼?
這是肯定的!
可以說,整個大漢十三州,絕大多數郡縣都缺鹽。
沿海的郡縣,可以用海水煮鹽;川地某些郡縣,也可以鑿井煮鹽;雲貴等地也有用岩鹽煮鹽的。但是,海鹽也好,井鹽也罷,即便再加上巖巖,整個大漢每年的產鹽量,基本不夠全天下大漢子民食用的。
後世,食鹽製取不難,產量很高,而且價格便宜。
但是在這個時代,食鹽全都靠煮,產量自然令人堪憂了。
此前,張魯主政漢中時期,漢中同樣缺鹽。
但是,因為商隊的緣故,張魯不缺食鹽。
但是軍中,但是百姓,每年能吃到半斤食鹽,就得謝天謝地了。
川鹽,根本就流不進漢中;海鹽,等從沿海地區運送到漢中,價格堪比黃金。除了達官貴人,除了世家大戶,這個時代的百姓,誰能一年吃幾斤鹽的?
此前,劉皇叔在幽州也好,在徐州也罷,這都是距離產鹽地比較近的地方,自然不缺鹽。而且,那個時候的劉皇叔,也未必會關注底層的將士和百姓們的食鹽問題。
如今,劉皇叔入主漢中了,食鹽問題就必須提上日程。
衣食住行,這是人類生存的根本!
其中,食物不僅僅是指糧食,還有食鹽。
一個人,若長年累月不吃鹽,不僅壽命會縮短,而且力氣也會逐漸變小。
漢中地處內陸,沒有產鹽之地,川鹽同樣很難流入漢中,糜家商隊倒是能採購一些。但是相較於漢中的數十萬軍民而言,糜家商隊採購的食鹽依舊是杯水車薪。
諸葛亮此來江東,重中之重,就是解決食鹽問題來的。
不僅是解決漢中的食鹽問題,同樣也要為整個天下解決食鹽問題。
……
“缺鹽麼?”孫權沉吟著。
他江東別看是沿海,但是同樣缺鹽。海水煮鹽,一大甕能煮出半兩鹽就不錯了,還很耗柴火,也耗時耗力,這也是鹽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江東沿海的幾個縣,每年煮鹽才勉強夠江東吃用。只不過,江東產鹽,自然不可能全都用在江東,商隊也會流出一些。是以,江東之鹽滿足自用,其實都有點不夠的。後續最新章節,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