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問道。
毋庸置疑,獲利最大的就是孫權。固然,孫策被刺身亡,曹操可以安心了,許貢也算是死得瞑目了,但是獲利最大的卻還是孫仲謀。
因為,孫策死後,孫權就接掌了江東大權。
按照正常情況,孫策在世的話,孫權就無法執掌江東。
如此,孫權就是有經天緯地之能,也只能是臣子,輔佐大哥孫策爭霸天下的臣子;即便將來孫策殞落,那時孫策的兒子只怕也長大成人了,同樣也沒有孫權什麼事兒。
現在,孫策死了,但是他的兒子都還很年幼。
如今又是大爭之世,以幼子為一方勢力的主公,即便不被外敵所滅,最終也會被內賊所趁。
所以,孫策現在死掉,對孫權才是最有利的。
“不可能吧,孫權與孫策不同胞親兄弟麼,甚至,他還是孫策一手撫養長大的呢,怎麼可能下的了手?”張飛怒目圓瞪,對諸葛亮最後的這一點說辭表示不敢置信。
這個可能,諸葛亮曾經也只提過一嘴,卻並沒詳細解說。
諸葛亮嘲笑道:“這世間有許多人,在大位面前,能夠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
“再者說,刺殺孫策,其實並不需要孫權動手,甚至都不需要主持。”
“咱們可以這麼試想。曹操派出刺客前往江東刺殺孫策,江東本土豪強和許貢家眷可以提供隱蔽、掩護;而孫策的外出的行蹤,就只能是他最為親近之人透漏出去的。”
“遍觀孫策的親眷,其他人都沒有動機透漏孫策的行蹤。”
“孫權想要出人頭地,就只有他有這個動機。”
“甚至,孫策的那些親衛中,都有可能有孫權的棋子。否則,孫策就算是外出遊獵,身邊的那些親衛也不是吃素的。倘若有這些親衛在側,孫策又怎麼可能被幾名刺客所趁?”
孫策的死因,在後世其實眾說紛紜,但是許多人都覺得孫權必然摻和了一腿。
……
諸葛亮說完,眾人都在震驚中沉默少時。
誰都想不到,孫策被刺身亡,其中居然還有孫權的“影子”,這件事情要是說出去,只怕江東立馬就是一場動亂。
哦,也動亂不了。
按照現在的情況,老夫人和周瑜等能夠拿主意的,就算明知道是孫權刺殺的孫策,這時只怕也只能讓孫權接掌江東大權的,否則等著江東的就是分崩離析。
“那麼,孫策被刺身亡,於咱們而言,可有何影響?”沉吟良久,劉備又問道。
其實,這才是劉備最想問的。
孫策死不死的,於他劉備個人而言無傷大雅。
甚至,劉備還覺得,如孫策這等饞食他老劉家江山的傢伙都死乾淨了才好呢!
只是現在,他劉備已經是一方諸侯的,就需要考慮孫策的殞落,對他們漢中集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