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一手握著郝夢,一手撫摸著孩子那滿是褶皺的小臉,一臉的幸福。
“夫君,還是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
取名,在古代向來就是大事,堪比成年時的冠禮;特別是嫡長子的名字,那是馬虎不得的。這種事情,蔡文姬做不得主,就連小蘿莉們也罕見的沒有發表意見。
兒子該取什麼名字,郝夢卻是早就想好的。
後世,新手爸爸媽媽,誰不是在孩子尚未降生時,便想好了許多名字以供選擇?
若生男孩叫什麼,生女兒又叫什麼。
在蔡文姬確定懷孕之後,郝夢閒暇時也想過許多名字,以供今日之選擇。
“郝淵,咱兒子就叫郝淵。”郝夢撫摸了一下小猴子的小臉,說道。
“金木水火土,咱兒子是水字輩,淵字最為妥當。”
太原郝氏怎麼排輩分,郝夢不知道;他只知道在後世,他們郝氏就是按照金木水火土排輩分。他郝夢這一代是木字輩,他的小猴子自認就是水字輩。
只不過,正統的漢裔取名,都是兩個字的名字。
姓,一個字;名,一個字。
而表示輩分的那個字,一般都會作為字的一部分,化在“名”的這個字之中。
蔡文姬也知道,他們的下一代,一般都是水字旁的名。是以,對郝淵這個名字,蔡妹妹還是相當滿意的。
“老君的《道德經》有云: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蔡妹妹頷首之後,似有意也似無意般的背誦了這麼一段。
“這麼說,孩子今後加冠時,便要取字伯宗,或者萬宗?”
漢制,男兒成年之時,便要加冠,並取一字。
就像郝夢,姓名為郝夢,卻又取字易醒。
一般情況下,這取的字,都是根據名字延伸而來。
是以,蔡妹妹所言,小猴子就可以將來取字伯宗或者萬宗。
郝夢為兒子取名郝淵,還真就翻過《道德經》的。
不過,為小猴子加冠取字,這卻是二十年後的事兒了。
……
小猴子的名字既定下,就該是加封兒子為世子了。
“晉王特旨,今寡人有子,名為郝淵,特加封嫡長子郝淵為晉王世子!”
這是加封兒子為晉王世子的,自有侍女根據郝夢的口述寫下。
侍女剛剛寫完,準備送給郝夢蓋上晉王印璽,卻聽郝夢又道:“再下一道旨意。”
“今,世子降生,孤念著上天有好生之德,今歲暫歇兵鋒,以為世子祈福!”
加封兒子為世子,這本就是應有之意。只是暫歇兵鋒,還打著為兒子祈福的名義,這讓蜀中的那三隻麋鹿知道,又該怎麼想?
合著,他們能夠得以喘息,還得感謝你郝夢的兒子是吧?
恐怕,當劉備、曹操和劉璋知道這事兒時,心中不是為他郝夢的兒子祈福,不詛咒就算他們人品堅挺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