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劉皇叔,有中興漢室的希望,可效法光武中興。”
“誠然,劉皇叔現在只有半壁漢中,兵馬也不過兩萬,還糧草不濟的。但是,今日的劉皇叔,能坐擁半壁漢中,他日未必不能拿下漢中全境,進而兵出關中,席捲天下。”
“須知,劉皇叔麾下,有關張趙三員猛將,當世無敵。再加上我諸葛孔明,以及龐士元為輔,劉皇叔想要中興漢室,只是稍微有點點難度,卻並不是做不到。”
“如今,劉皇叔勢弱,小姨如能促使劉荊州雪中送炭,劉皇叔豈能不記住這份恩情。”
“他日,若有人覬覦荊州,劉皇叔必然起兵助荊州。”
“而且,將來劉皇叔真要是中興了漢室,又豈能少了小姨和琮公子的一份榮華富貴?”
“再退一萬步說,將來真要是有個萬一,與其舉荊州而降他人,還不如併入劉皇叔麾下呢。要知道,這奪取天下的,只有是漢室宗親,才不會對同樣是漢室宗親的諸侯,趕盡殺絕!”
“放肆!”蔡夫人不等諸葛亮說完,就怒喝著:“這就惦記我荊州啦!”
雖然是怒喝,蔡夫人卻並沒有再訓斥諸葛亮。
成為劉荊州的夫人之後,有些皇室秘聞,蔡夫人還是略知一二的。
譬如,劉景升這一支,原本是前漢魯恭王一脈,光武中興之後,劉景升這一支卻照樣榮華富貴,累世位列侯爵,為何?
不還是當初光武中興的時候,他們家這一支很快向光武帝靠攏的麼?
身為漢皇后裔,生逢亂世,若沒那個本事中興漢室,還不容投靠能夠中興漢室的宗室諸侯。就像諸葛孔明說的那般,一旦漢室再度中興,總少不了一場榮華富貴的。
最起碼,宗室榮登帝位之後,總不會杯酒白綾宗室的吧?
所以,蔡夫人雖呵斥著諸葛孔明,卻也知道,諸葛孔明的建議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寧降外人,不降宗親。
這不是蔡夫人的性格,也不符合她的利益。
當然,併入劉備?
這只是將來萬不得已的時候,荊州的下下策出路。
現在,荊州的實力還是相當雄厚的,而劉備,卻只是剛剛起步。
“不若,且先促使夫君與劉備結盟,支援他一些糧草兵馬的,且看他劉備能走到哪一部。”
“如果劉備真的能中興漢室,將荊州併入他旗下,又有何妨?”
偏廳中,一時靜了下來,蔡夫人卻沉吟著
荊州的狀況,蔡夫人也知道,確實如孔明所說。
夫君老了,不知道哪天就會崩殂的,到時候,荊州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有不臣為非作歹,內憂外患,他們孤兒寡母的,肯定坐不穩荊州的。
別看蔡瑁是她兄弟,當事不可為的時候,只怕蔡瑁會以他們母子為進身之階的!
與其到時候便宜了別人,他們母子的性命還有可能不保,還不如現在就扶持劉備呢。
若劉備真的能中興漢室,總不會少了他們母子的一份榮華富貴吧?
再退一步說,將劉備扶持起來,將來真有外敵時,好歹也是一個強大的盟友不是?
……
半晌,華燈初上,蔡夫人似乎終於想通了,語氣低落道:“我會勸你姨父的。”
“支援劉備兵馬錢糧,不敢保證。與劉備結盟,允許劉備在荊州招募流民,招募士卒,購買糧草等事情,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你且先回去等訊息,等你姨父鬆動了,我會傳話給你的,你再去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