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今,英雄卻已垂垂老矣。
身為這位遲暮英雄的妻子,她蔡夫人如今還不到三十歲呢!
她蔡氏的一肚子苦水,又有誰人能知?
諸葛亮低聲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姨父他,還能再活十年麼?”
答案,不用說,蔡夫人就心知肚明。
別說如今是亂世,就是太平盛世,能夠活到花甲之年的,就已經算是人瑞了。再活十年,劉荊州就將近其實十歲了,縱觀整個大漢四百年,能夠活到七十歲的都屈指可數。
(當然,修士例外。)
所以說,對於劉荊州還能再活多久,蔡夫人其實也不抱期望的。
這也是她念念不忘,想要為幼子鋪路的緣故。
“那麼姨父之後,荊州誰能繼之?”諸葛亮又問道。
蔡夫人聞言,看向身邊的幼子,其意不言自喻。
諸葛亮彷彿沒有看到蔡夫人的眼神,而是繼續道:“按理,荊州應該由大公子劉琦繼之。”
“然而,琦公子什麼秉性,荊襄誰人不知?”
“吃喝玩樂,琦公子是把好手,主掌荊襄七郡的話,只怕是為他人做嫁衣。”
“況且,有小姨在,有舅父在,又怎麼容得下琦公子主掌荊州?”
“既如此,到時候接掌荊州的,必然就是二公子劉琮了。”
說到這裡時,諸葛亮看向依偎在蔡夫人身邊的劉琮。
此時,蔡夫人也很寵溺的撫摸著劉琮的小臉。
諸葛亮搖頭苦笑:“敢問小姨,十年之後,琮公子才幾歲?”
“何況,有沒有十年時間,還兩說呢!”
蔡夫人撫摸著幼子的手一頓,這也是她頗為擔心的。
倘若夫君劉荊州在十年崩殂,愛子劉琮還不到十七歲,本就是嬌生慣養的,又是廢長立幼而繼承荊州,如何能讓荊州的一種文武心服口服。
須知,荊襄可不止蔡瑁一個山頭的!
蔡夫人抬頭,目光霍霍,盯著諸葛亮道:“孔明如此明說,想必有良策教你小姨?”
這個時候,蔡夫人心中微動,想到了些什麼。
諸葛亮求她幫忙,或許會給一個良策,作為她蔡夫人幫忙的酬謝吧?
……
“北方,袁紹和曹操即將決戰,這件事情小姨知道吧?”諸葛亮問道。
蔡夫人不明所以,卻還是點頭確認。
那份《討賊檄文》,蔡夫人是看過的,所以她知道,袁紹和曹操即將死磕。
只是,這件事與荊州有什麼關係?
與她兒子能否繼位荊州,又有什麼關係?
諸葛亮斷定道:“此戰,無論誰勝誰負,北方都會誕生一位霸主,全天下實力最強的諸侯。”
蔡夫人頷首,認可了諸葛亮的中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