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搶不回上庸城,也要與敵軍做過一場再說。
但是,然而,他張魯以前一直死磕西川劉璋,他的主力兵馬,目前都駐紮在葭萌關。
如今的南鄭城內,只有精兵三萬。
張魯能成為一方諸侯,智商至少是不欠費的。
敵軍能夠奪取上庸城,其兵力最起碼就不下於五萬人,搞不好十萬人都有可能。
以三萬漢中軍,去與至少五萬敵軍做過一場?
他張魯的腦瓜兒,還沒有被驢啃呢!
所以說,他張魯想要打回漢中東部去,首先要做的就是集結兵馬,然後就是糧草。
至於說敵軍是哪位,張魯覺得不用想,除了荊州的那位老朽,還能有誰?
張魯也不想去弄明白,劉荊州為何要侵犯他張魯的地盤。
……
剛才,主公發怒的時候,眾位將領噤若寒蟬,這時主公發問,眾將卻也不得不回答。
只見,眾位將領紛紛起身,抱拳拱手道:“主公,末將等請命,打回上庸城去!”
在諸位領兵將領想來,只要主公願意,打回上庸城並不是難事兒。
沒看到西川劉季玉,都被主公劉璋虐成狗了麼?
主公張魯的旌旗所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當然,集結兵馬和糧草什麼的,這並不是他們這些軍中粗漢需要考慮的。
等諸位將領表態完畢,楊松卻道:“主公,打回上庸城,這是必須的。但是,敵軍既然能攻下上庸城,其兵力只怕不在少數,只憑咱們南鄭城內的三萬精兵,肯定是不夠的。”
“所以,臣建議,這個需要集結兵馬糧草。”
“葭萌關,陽平關,閬中,這三地的兵馬,都可以調回來,只留留少許兵馬駐守即可。”
“西川劉璋,已經被主公打得膽寒,想來不敢趁機來攻的。”
“如此,等主公集結十萬大軍,不僅能收復上庸,說不定還能打進荊襄呢!”
“只是有一點,臣必須得提醒主公。”
“訊息傳到主公面前時,敵軍只怕已經兵臨西城縣城下。”
“咱們集結兵馬糧草,又非一日之功。”
“所以,等咱們大軍東進時,西城縣只怕也早已淪陷。”
楊松不愧是謀士,這一點張魯還真沒有考慮過。
聞言,張魯側首沉思。
良久,張魯斷然道:“西城縣丟了就丟了,等咱們大軍東進的時候,一併報仇!”
有了楊松的提醒,張魯也知道,想要救援西城縣,必定是鞭長莫及的。
既如此,還不如不救,來日一併報仇就是了。
……
無論是張魯,還是楊松,都下意識的認為,攻陷上庸城的乃是荊州兵馬。
實在是,西城縣的示警求援也好,還是商旅們帶來的訊息也罷,都沒有人知道,敵軍到底是何方神聖,這也就造成了,眾人都下意識的認為,是荊州兵殺進了漢中地界。
這個誤會,其實有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