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好奇,問道:“這是什麼書籍,值得如此大動干戈的?”
諸葛亮笑笑,將沒有看完的竹簡的遞給龐統。
“不是書籍,而是一份檄文,士元兄看看就知道。”
檄文中的內容,諸葛亮只看了開頭的幾句,就知道了後面的內容,並不需要縱覽全文。
龐統接過竹簡,讀道:“蓋聞明主圖危以制變,忠臣慮難以立權……”
半晌,龐統讀完,又沉吟良久,方才擊掌讚道:“好文采,好筆鋒!”
“陳琳的這篇《討賊檄文》,可抵得上十萬大軍矣!”
通篇讀完,龐統就明白了,這是陳琳寫的《討賊檄文》,文中號召天下軍民勤王,並將曹操的祖宗八代都罵了一遍,這個賊自然就是曹操了。
陳琳目前在袁紹帳下任文筆,這份檄文的背後意義,不言而喻。
這是袁紹要和曹操決戰的前奏!
華夏曆代戰爭,特別是大戰,向來是講究師出有名。
並且,大戰之前,主動進攻的一方,一般都會發布一篇檄文,痛斥對方。
搞得好像自己就多麼大義凜然似的!
……
《討賊檄文》,自然不可能人人有份,但每一位諸侯手中,每一位郡守手中,肯定是有的。送到諸葛亮手中的這份檄文,是有人謄抄之後,特意送來隆中的。
龐統將《討賊檄文》又默默看了一遍,有些猶豫道:“這篇檄文一出,徐州之危是不是?”
言下之意,袁紹都如此明顯的釋出檄文,這是要討伐曹操了。曹操這時只怕在調兵遣將,準備迎戰袁紹來著,哪裡還有心思去關注劉備。
沒有曹操的惦記,劉備就能安心發展徐州。
來日,袁曹決戰之時,劉備就能狠狠的扯一下曹操的後腿。
當然,這只是龐統的一廂情願,諸葛亮卻不這麼看。
“有一點是必然的,那就是曹操絕對不願意看到腹背受敵。所以,在與袁紹決戰之前,他必須解決掉徐州問題。”諸葛亮苦笑道。
“還有一點也是必然的。”
“袁紹剛剛平定幽州,損耗的兵馬錢糧,最少得夏收之後,才能稍稍補充齊全。況且,要將青幽並冀各州郡的兵馬錢糧,統統集結到黃河一線,最少也得兩個月之功。”
“這麼多時間,足夠曹操橫掃徐州好幾回了。”
“所以說,有沒有這篇檄文,對劉皇叔而言,結果都是註定的。”
“相反,曹操接到這篇檄文之後,只會更快出兵剿滅徐州。”
後世史料記載,劉備這次虎口奪食,想要趁著袁曹決戰之前,搶奪徐州,想法是美好的,但結果豈是是註定的。曹操不會坐視後背不穩,而劉備的各種因素,也註定了他守不住徐州。
……
日暮西山,天空卻突然雲捲雲舒,烏雲驟起,很快就遮蔽了夕陽。這時,臥龍崗上也是狂風大作,眼看著就是一場狂風暴雨將至。六月天,仿若兒童小臉一般,說變就變。
諸葛亮憑窗嘆息:“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