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人中,袁術這時最恨的就是劉勳。想當初,孫策攻下廬江郡時,他袁術任命劉勳為廬江太守,不僅軍政、民政一把抓,他袁術稱帝的時候,更是敕封過劉勳那廝。
這種待遇,可不謂不侯吧?
然而時至今日,劉勳那廝是如何回報的?
不出兵救援也就罷了,就連退路,都特麼被劉勳那廝斬斷。
這就是劉勳那廝的回報!
“可恨!”
連著數聲可恨,袁術橫劍於脖子上,恨聲道:“朕在九泉之下,等著你們這幫逆賊!”
鮮血飛灑,一代梟雄,就此落幕,如項羽一般,自戕於烏江亭。
“陛下!”
侍衛們沒有阻攔,這時都跪地而拜,然後抽出長劍,紛紛自殺。
英雄也好,梟雄也罷,即便是逆賊身邊,也不是沒有死忠之人的。袁術的這些侍衛,基本都是他的腦殘粉。如今他們的主子死了,這些侍衛集體自決殉死也是必然。
很快,哭聲便在江亭響起。
……
親眷悲哭聲中,守在靈前的袁耀突然問道:“傳國玉璽呢?”
袁耀這時,剛剛弱冠。
按例,父皇殯天之後,就該由身為太子的他繼位稱帝。
這時,袁耀找傳國玉璽,就是為了繼位問題。
他袁術集團再怎麼窮途末路,他袁耀也要當幾天皇帝再說。
反正,落在朝廷手中,他袁氏一族,都沒有好果子吃,誅殺九族,這是必然的。
侍衛都自裁了,靈堂中曾經侍候過先帝袁術的人,這時只剩下三兩個老太監。只聽其中一人回道:“稟太子殿下,傳國玉璽在掌印官徐璆手中!”
“徐璆人呢?”
袁耀四處看了看,居然沒有看到徐璆這傢伙。
恰這時,只聽靈堂外面有人驚呼道:“徐璆跑了,徐璆跑了!”
袁耀追出靈堂時,只見到徐璆側面逃跑的背影。
附近,雖有數十兵卒,卻無一人去追殺。
徐璆居然拿著傳國玉璽跑了?
袁耀的心碎了一地。
這時,叔父袁胤湊過來,嘆息道:“咱們還是渡江,去投奔劉勳那廝吧!”
沒有船隻渡江,扎個大一點的木筏子,應該勉強能行的吧?
剛才,袁術尚未自戕之前,袁胤就在監督著扎木筏呢。
……
……
PS:項羽自刎的那個烏江,可不是貴州省的那個烏江。
項羽兵敗之後,逃到了長江邊,可不是烏江邊。只因他逃到的地方,有個亭(秦漢時期的鄉里亭制度)名為烏江亭,是以記載中才說是烏江自刎。真要是逃到了烏江,嗯,也逃不了那麼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