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位老農都是種莊稼的老手,莊稼中出現異常長勢的麥穗、稻穗,他們是常見的。
只不過,以前都是在地裡刨食,哪裡有心思去想這些麥穗和稻穗還有什麼用。
現在,諸葛亮只是提了一嘴,要將這些長勢優異的麥穗收集在一起,留待來年做種子。老農們不是傻子,若整片麥田都是這樣優異的麥穗,今年的麥子產量再增產五CD不是問題。
所以,他們隱隱約約覺得,這或許又是諸葛亮的利民之舉。
雖然說,到時候功勞都是諸葛孔明的。
但最終受惠的,不還是他們這些在田地裡刨食的莊稼人麼?
所以,諸葛亮交代的事情,這幾位老農歡天喜地的就應下了。
再者說,諸葛亮還是他們的主家,主家交代的農活兒,佃戶也是必須完成的,不是麼?
麥穗長勢異常的,自然也不止是長得好的,也有越長越挫的麥穗。
這等長得很挫的麥穗,自然就不在諸葛亮和老農們的討論中。
幾位老農,歡天喜地的搜尋麥穗去了,三十頃麥田這麼大,可不敢遺漏了。
諸葛亮帶著小妻子,繼續漫步在麥田中。
……
春暖花開之後,又遇著風和日麗,在這麥浪滾滾,鳥語花香的田地中,夫妻二人慢慢散步,很是溫馨。諸葛亮很享受這種感覺,黃月英也很愜意。
少女變成了少婦,如今又成了諸葛家的當家主母,卻更依戀夫妻間的感情。
特別是,諸葛亮總是會變著戲法,弄些美食給她品嚐,少女很喜歡這種溫馨。
這時,幾個頑童從山崗上衝下來,順著田溝在麥田中撒野,惹得照看麥田的老農笑呵呵的呵斥著。頑童的嬉笑聲,老農的呵斥聲,此時此刻,感覺也很悅耳。
頑笑中,幾根頑童似乎才發現了諸葛亮夫婦,笑嘻嘻的湊到跟前。
“孔明先生,我請你吃梅子!”
“夫人,你嚐嚐我的梅子,可好吃了!”
頑童們嘰嘰喳喳的,伸出小手,掌中都是一兩顆青梅。
這些頑童都是佃戶家的孩子,平日裡多受諸葛家恩惠。婚後,黃月英掌家,製作奶糖時,總有多的,除了拿到襄陽販賣,還有些品相不好的,就都賞賜給了這些孩子們。
品相不好的奶糖,那也是糖,是奢侈品。
所以,臥龍崗下的這群孩童,也很感念這對小夫婦的。平日裡,在山中採了一束映山紅,或者一些野果,他們也會巴巴的送到崗上的草堂去。
黃月英拿出一方手絹,從每個孩子手中拿了一顆青梅,放在手絹中包好,這才笑道:“好了,你們的心意,姐姐都收下了;太陽下山之前,都到草堂去等著,有驚喜哦!”
青梅酸酸澀澀的,能令人口中生津,少女也是喜歡吃的。不過,現在卻不能立馬就吃,孩子們送的這些青梅,可都是沾著泥巴的,待會兒回去洗洗才能吃的。
聽到天黑之前有驚喜,頑童們都很高興,一陣感謝之後,又都跑開玩耍去了。
這時,黃月英卻獻寶似的,開啟手絹,笑道:“要不咱們嚐嚐吧?”
看著黃月英手中的青梅,諸葛亮這時卻是思緒紛飛:
青梅,終於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