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見過一個軍區總司令,兼任地方高官的高官,去參加農村窮親戚的婚禮的麼?
倒是小姨蔡夫人,或許會來。
諸葛亮如今名聲在外,臥龍鳳雛不是白吹噓的,為了劉琮計,蔡夫人肯定會前來拉關係。
須知,劉表如今已經五十有六,已經算是高壽了。
……
諸葛亮滿打滿算,他婚禮的時候,前來道賀的並可只怕還不足二十人。
這在後世,也就是兩桌酒席的事兒。
但這個時代,都是分席制的,二十人就得二十席。吝嗇一點的話,兩人同席,也得十桌。
諸葛亮平日裡招待親朋好友的時候,三五道菜都是隨意的。但婚禮那日,每一桌都得六道菜,三葷兩素一湯,這是規矩。當然,還得加一壺酒。
婚禮的六道菜,三葷兩素一湯,其實並沒有強制要求內容。
三葷,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是為三葷。
按照古禮,天上飛的需要用大雁,水裡遊的需要用三尺長的錦鯉,地上跑的卻是半歲幼鹿,都是需要整隻烤熟了端上席的。
隨著時代發展,幼鹿、錦鯉和大雁,百姓們自然消耗不起。
這時,根據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這三葷就有所調整。
天上飛的,可以用家養的雞代替,再不濟的家庭,隨便放一塊雞肉也行;水裡遊的,隨便一條魚也行;地上跑的,家裡富裕的用牛肉,家貧的可以用豬肉。
這個時代,豬肉和狗肉,原本都是上不了席面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狗肉上不了席面的傳說,一直流傳到後世。
不過,貧寒之家吃肉都困難,豬肉也就豬肉罷。
兩素,根據季節,隨便兩盤子蔬菜就行。
至於一湯,這卻是更改不得的,非得蓮子湯,再不濟的家庭,也得來一份蓮藕湯。
請期之後,諸葛亮就在籌備婚禮用度。
酒水不用說,諸葛酒已經貯存了三十多壇。
這段時日,諸葛亮也讓牛叔拉了十多壇諸葛酒,到襄陽城的集市上售賣,賣價奇高,所獲也頗豐。諸葛亮籌備婚禮的錢財,就是這十多壇諸葛酒貢獻的。
蓮子早就蒐集購買了十來斤,諸葛亮還另外購得白木耳十多斤。
到時候,一碗木耳蓮子湯,還加了白糖的,想來賓客們都很喜歡。
反正,這道湯,諸葛亮已經做過一次,未婚妻很是喜歡喝的。
兩素方面,這個時節,就只有蘿蔔和菘菜。
不過,諸葛亮另闢蹊徑,做了一點鹹蘿蔔乾兒和鹹白菜,也是未婚妻愛吃的;到時候,用這兩份鹹菜來做婚禮上的那兩道素菜,倒也不差。
須知,這個時代,鹹菜還沒有被開發出來呢!
倒是三葷,錦鯉沒有,糖醋魚卻是有的;幼鹿沒有,滷牛肉也是有的;大雁沒有,烤雞卻是有的。這三道菜也是這個時代未見過的。這段時日,未婚妻黃丫頭,還有兩個弟弟,外加呂綺玲,可是被這幾道菜給征服了的。
這段時日,這些菜餚的製作,諸葛亮已經悉數教給牛嬸。
婚禮那日的大廚,非牛嬸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