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龐統的問題,諸葛亮輕笑道:“我諸葛孔明是誰?先有諸葛痘、諸葛酒問世,今後還會有諸葛肥問世,區區稼薔之事,如何能難得住我諸葛亮?”
龐統倒是好奇,“這諸葛肥又是何物,與這麥苗又有何關係?”
諸葛亮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問道:“士元兄走遍了整個中原,自然是見多識廣的。但是,士元兄難道就沒有覺得,我諸葛家的麥苗,有點與眾不同麼?”
聞言,龐統本想轉頭嘲笑諸葛亮一句的,只是轉頭的時候,眼角不經意間掃過不遠處的麥苗,到了嘴邊的嘲笑之語,便硬生生的給憋回了腹中。
正視著山腳的麥田,龐統不得不承認一個問題:
諸葛家的麥苗,確實比他龐統見過的那些麥苗,要茁壯那麼一些!
龐統遊學天下近兩年,見過的麥苗自然也不在少數。
更何況,今年歸家之後,他龐統便跟著叔父一起,督促過家中佃農們種植麥子的;來隆中見諸葛孔明之前,據他所知,他們龐家的麥苗,可沒有諸葛家的這麼茁壯!
“這便是那什麼諸葛肥的緣故?”龐統瞬間就想到此節。
初冬的早晨,還是有點寒冷的,但身為修士,這點寒意諸葛亮自是不怎麼在乎的。倒是龐統,在寒風之下,顫抖了那麼一兩下。
諸葛亮還是沒有正面回答龐統的這個問題,而是說道:“你我二人,號稱什麼臥龍鳳雛,這幾年來也自視甚高許久,不僅藐視天下,更是自認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其實不然!”
“別的不說,在此之前,你士元兄可知,諸葛痘為何能預防天花的麼?你可知道諸葛酒如何釀造的麼?你又可知,如何製造諸葛肥,使得莊稼能夠增產的麼?”
這三問,讓龐統無語,正當他認為,這是諸葛亮間接自誇,貶低他龐統之時,只聽諸葛亮又道:“其實,在此之前,別說是你龐士元了,就是我諸葛孔明,也是不知道這些的!”
“士元兄,你說,咱們是不是枉稱臥龍鳳雛,是不是崖岸自高?”
這一問中,諸葛亮都有些蕭瑟。
諸葛亮這麼一說,龐統倒是不再認為,諸葛亮這是在貶低他了。
沉默稍許,龐統問道:“那麼,這些,你孔明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諸葛亮嘆息:“其實,只要咱們放下心態,便能世事洞明,便能處處皆是學問。”
“譬如說這諸葛痘,只因我小時候患過天花,這時回想起來,不免就有著疑問。深究細查之後,就能發現,每一次天花爆發之時,牛倌兒或者牧童,既是最先感染天花的,也是最容易挺過來的。若再查一下胡人,也能發現,草原上的胡人,幾乎沒有關於天花的傳聞。”
“這兩件事聯絡在一起,士元兄會不會覺得,似乎找到了剋制天花的關鍵?”
“這便是,世事洞明皆學問!”
“再譬如這諸葛肥,雖只不過是笑談,卻也頗見成效了。”
“臥龍崗下,我諸葛家的那三十頃麥田,便是見證。”
“田地間施肥,自古就有之;但自古至今,卻很少有人去想,怎麼最佳化出最好的肥料?”
“我諸葛亮所做的,也不過是收集各種糞便,再加以草木灰,還有少量的石灰,以及各種生活垃圾,放在一個大糞窖中漚上一段時間,便是不錯的農家肥。”
“如今,這農家肥雖還沒有達到預期,但相較原來,卻也能讓糧食增產至少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