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開拓一條源遠流長的氣運之道,對這時的諸葛亮而言,卻是輕而易舉的。
提高糧食產量,讓全天下百姓再無饑饉之憂。
這同樣是對整個人類有著大功的,且同樣是功在千秋萬代。
這個時代的畝產,其實是很坑爹的。
他們諸葛家就有三十頃良田,折算成畝,大約是四百五十畝。每年風調雨順,無病無災的,這些良田總計也不過產出七八百石糧食。
就這,還得冬種小麥、夏種水稻的。
平均畝產還不足兩石!
這還是良田,換上貧瘠點的田地,畝產能有一石就謝天謝地了。
漢制,一石一百二十斤;兩石也不過兩百四十斤罷了。
這要是放在後世,即便是水稻之父沒有橫空出世的時代,也是一個坑爹的畝產。
後世,水稻之父大放異彩之後,小麥畝產沒有八百斤,水稻畝產沒有一千五百斤,就都是歉收的,農民伯伯們就得找一找原因的!
諸葛亮不懂雜交水稻的技術。
但是,按照高中時生物課上的知識,總是選取顆粒最多、稻穗最大的禾苗,單獨放在一塊田中生長、成熟,數次之後,必然就能獲得產量最高的水稻種子。
當然,這時一個長期的過程,今歲的冬小麥,諸葛亮是無法使用此法的。
不過,深耕細作,使用農家肥,或多或少都能提高糧食產量的吧?
後世小說中,總是寫著古代農民不知道使用農家肥,這其實是那些作者意淫杜撰的。
從古至今,老百姓的智慧其實並不差。
別的不說,牛糞上生長的鮮花青草,總比一旁的長勢良好吧?
百姓見此,難道就不會想著,將動物的糞便給弄進田地之中麼?
所以說,農家肥的使用,其實早就存在的。
只不過,這個時代的農家肥使用,同樣是坑爹的。
這個時代的百姓們,多是直接將動物糞便,給弄進自家田地中。後世使用農家肥,都是要放在糞窖中漚一漚的,漚出來的那種臭臭的,才是肥力效果最好的農家肥。
當然,農家肥的增肥效果,倒底不如化肥。
只可惜,諸葛亮雖然是從後世穿越而來,卻到底沒有記住那些化肥是如何生產的。
化肥已經是不可求的,但農家肥,諸葛亮卻覺得有必要改一改。
所以,這幾天,白天閒著無事,他便要求那三十來戶佃農,在田地邊挖了幾個大糞窖。
並要求安歇佃戶們,平日裡將生活垃圾,動物糞便,還有用來燒火都沒用的稻杆末、麥稈末,統統都倒進那幾個大糞窖中漚糞。
雜交水稻不是一兩年之功,但這農家肥運用得當,畝產增長數成乃至翻一番,還是可行的。
如此,又一條氣運之道就開拓出來了。
有著種痘之法和糧食增產之法匯聚的氣運,即便再被師門抽去一半,出山之前,他諸葛亮攢下百萬氣運也只若等閒。如此,即便還如原主前世那般,出山之後就是燒燒燒的,他也有足夠多的氣運去消耗的,總不至於再次功敗垂成。
……
出山之前,就須得攢下大量氣運,這時固本培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