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輔佐的明主功成,少說也得三五十年的時間。
如此,即便是按照三十年算,那時的諸葛孔明,都年近五旬了吧?
剩餘的時間,足夠他修煉到陰神境的麼?
須知,築基期修士,很少有百歲壽元的,多在七八十歲。
所以,石韜也只能說,諸葛亮功成身退之後,再回過頭來修煉,也只有一線希望。
當然,如果諸葛孔明輔佐明主功敗垂成,自然是一切休提。
這一點,即便石韜不說,眾同門也是明白的。
接著,石韜又道:“咱們都是孔明的同門兼好友,此番去看他,順便也助他一臂之力。”
“大家有什麼拿手法術的,就傳授給他一兩手;有什麼寶貝的,也送他一兩件。以便將來,孔明即便事有不妙之時,也能多堅持一段時日。”
石韜的這個建議,倒是引起了諸位師兄弟的贊同:“正該如此!”
此番,跟隨著水鏡長老下山,雖然還有著任務,但大家早就準備好了,在順道去看望諸葛孔明的時候,送他一切“禮物”,或者拿手法術,或者用得著的寶貝。
此前,諸葛孔明突然開闢識海,師門態度未明之前,即便是孟公威和黃承彥,也不能私下傳授諸葛亮道法或者寶貝。現在,師門態度明確,諸葛亮的師父也準備傳授給他高深道法,他們這些同門好友,就可以不用再顧忌師門禁令了。
……
眾弟子談笑間,山腳已然在望。
荊山腳下,就有著一個村莊,是師門中某個記名弟子的產業。
平日裡,師門中有人進山或者出山,都會在這裡落腳。步行上山的弟子,會在村中留下驢馬之類的坐騎,或者牛車;下山的弟子,也會在這裡選擇坐騎或者牛車。
畢竟,從這裡到最近的襄陽城,也有七八十里的路程。
修士也是肉體凡胎,能有代步牛車或者坐騎時,誰也不會傻傻的不用。
眾人進入村中,已是夕陽晚照;在村中留宿一晚,就是必然的。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在那位記名弟子家吃罷早飯,司馬徽便向眾弟子交代道:
“今日咱們分頭行動。”
“前夜的天劫,出現得太過詭異,師門要求,此事務必徹查清楚。”
“陸鴻、陳仁,馬恆,章邯,你們四人隨為師一起奔走,徹查此事。孟建、石韜、崔鈞,你們三人與孔明最為相厚,就由你們去探望孔明,傳授給他本門高深道法。”
“順便告訴我那徒兒,因他本身就因果纏身,是以,為師此前並未傳授給他高深的修煉之法。如今,他既已開闢識海,本門的高深功法自然由任他習練。”
“只是,他與大漢朝的因果太深,這就決定了他必須出山輔佐劉姓諸侯爭龍”
“修士出山輔佐諸侯爭龍,本就不妥;今後,就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司馬徽的這番安排,令孟公威等人詫異不已。
此番,他們下山,探查前夜雷劫的原因是主要,但順道探望諸葛孔明,這也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