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靠衣裝,諸葛亮本就長得英俊瀟灑,相貌堂堂,現在的一身裝扮,又更是讓他顯得出塵脫俗。別說區區不足十歲的童子了,就是曹操、劉備他們初見諸葛亮的時候,不還是從心底裡讚歎一聲:“好一個世外高人!”?
少頃,大門再次開啟,這次出來的便是正主了。
“晚輩諸葛亮,拜見仲景先生!”
張仲景當面,諸葛亮深深鞠躬行禮,聊表前段時間的救命之恩。
看到是諸葛亮,不是小兒所說的什麼“神仙哥哥”,張仲景有點驚訝,轉瞬就是歡喜。
“原來是孔明啊!”張機攙著諸葛亮的雙臂,將他扶起。
又笑道:“孔明這是大好了,更顯得風流神采,難怪小兒會誤將孔明當做神仙中人。”
這時,張仲景身後又探出那顆小腦袋,驚呼道:“呀,原來神仙哥哥是爺爺的熟人呢!”
諸葛亮俯身,摸摸童子的小腦袋,笑道:“對,哥哥名叫諸葛亮,正是你家爺爺的子侄輩!”
說罷,諸葛亮從牛叔手中接過禮盒,雙手送上:“仲景先生的救命大恩,諸葛亮無以為報,今日前來,區區薄禮,聊表謝意。”
禮盒中,只有兩匹布,還有名貴藥材若干,止花費了不到五千錢。
即便是亂世,五千錢的購買力還是很強大的。須知,這時一石糧食的價格,也不過兩三百錢而已,五千錢可是能買二十幾石糧食的呢!
當然,相對於救命之恩來說,這份禮物卻還是稍顯寒酸。
不過,諸葛亮此番前來答謝張仲景,自然不是在這份禮盒上。
區區不足五千錢的禮盒,怎麼能夠償還張仲景的救命之恩?
張機詫異,然後推卻道:“孔明這是何意?”
“莫說你是故人之後,便是旁人,我張機又何曾在乎過病患們的診金和謝禮?”
張仲景是真正的懸壺濟世,不在乎診金的。
是以,他家的宅子,在整條街的張氏宅院群中,也算是稍顯寒酸的。
……
諸葛亮執意送出禮盒,又解釋道:“仲景先生誤會了!在下身為晚輩,今日初次登臨先生家門,這份禮盒只是見面之禮,權當送給夫人和這位小弟的。”
當然,這只是藉口。
幾番推辭,張仲景最終還是收下禮盒,將之交到聞訊趕來的長子手中。
在張機想來,這還真就是諸葛亮病癒後送來的酬謝,雖然並不在他的預料之中。
張仲景懸壺濟世,不在乎病患的診金多寡有無,都會盡心竭力救治。而這個時代的百姓,也多是淳樸的,病癒之後,力所能及,他們也會給張仲景送些禮物以作酬謝。
而這些禮物,不論貴重與否,張機多半也會收下的。
一者,這是病患們對他張仲景的認可。
再者,他張仲景畢竟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活。若真的人人都不收診金,對病患們的禮物也不收,他張仲景全家豈不是都要喝西北風啦!
……
稍後,張機家的客廳之中。
諸葛亮與張仲景席案而坐,閒談著諸葛亮病癒後這幾天的事情。
呂綺玲並不在場。今日前來涅陽,她雖然也在牛車中,卻被張仲景誤認為是諸葛亮的家眷,這時正被張仲景的夫人拉到後宅中嘮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