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雖死,但其後人猶在。
將呂布的女兒從曹操手中解救出來,也算是稍稍償還呂布的因果之一二。
穿越時欠下的因果,除卻呂布的,便是原主本身的。
竊據了原主的身體,接收了原主前後兩世的記憶,這其中的因果可就大了去。
少年版原主的因果,除了償還親人間的因果外,還有師門的因果。
其實,諸葛亮欠下的師門因果也不大。
如果諸葛亮心甘情願的聽從師門安排,這份因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只是,再活一世,不管是那段不甘的靈魂碎片,還是作為後世來客,如今怎麼可能再像提線木偶一般,去接受師門的安排?
背叛師門,諸葛亮自然是不敢的。
起碼,在沒有逆天的實力之前,他諸葛亮還不敢背叛師門的。
但是,要讓他諸葛亮按照師門的安排,一步步的去走,他肯定是不幹的。
他諸葛亮不敢背叛師門,撂挑子總成的吧?
靈魂融合之後,諸葛亮已然明白一點,師門這麼努力的培養他,然後在某個關鍵時刻還會為他諸葛亮造勢,就是為了將來的三分天下。
當然,能夠輔助明主統一天下更好!
以此,師門便能掙得天下的三分氣運。
有了這大把的氣運,師門中不僅能出產一些大能,還能少災少難的延續許多年。
這是師門的訴求,目前的諸葛亮小胳膊小腿的,絕逼拗不過師門。
所以,諸葛亮只要走出這一步,師門的因果也便償還了。
至於今後,如何斬斷與師門的關聯,只要想想辦法,還是能夠辦到的。
……
而那段不甘的靈魂,其主要因果,便著落在劉備身上。
前世,劉備和諸葛亮之間倒底糾纏著多深的因果,這一世的諸葛亮也不得而知。
不過,僅從其不甘的靈魂中,依舊想要輔助劉備成就大業就可看出:他諸葛亮倘若出山輔佐明主,明主則非劉備莫屬!
如此正好,不僅可以完成師門的任務,還能償還原主欠下的、屬於大漢的那兩大因果!
只是,這因果尚且好辦,只要他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遲早都能還清的。
倒是蜀漢丞相的記憶碎片中,那點點的不甘,卻讓這一世的諸葛亮疑竇叢生。
……
PS:秦漢時期的人物姓名,一般都是姓+名。另外,男子加冠時都會再取一個表字。
名,基本都是一個字的;表字,則是兩個字。
人與人的交往中,一般都稱呼對方的表字,最多再加上一個姓。例如,他人稱呼劉備的時候,多是玄德兄、玄德老弟、玄德公,再或者就是劉玄德。
直呼他人姓名,是不禮貌的,也不怎麼尊敬對方。
除非,你的輩分或者社會地位,比對方高。
至於女子,一般只有姓,沒有名的。倒是有一個閨名,成年及笄之後,女子的閨名也就成了她的表字,正式的名字卻是沒有的。
例如,諸葛亮的姐姐諸葛若夢。她姓諸葛,若夢是她的閨名,當她年長及笄之後,若夢二字就是她的表字,至於單字的名,卻是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