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青青無奈笑道:“好歹人總算是嫁出去了,也就這麼一回了!”
薛氏也頭疼,笑嘆道:“可不是!”
自然,羅氏暗中做的勾當,故意從陶州孟家尋了那麼一個人來勾引紀寶妹,薛氏她們自然不知道那位陶州孟家公子的底細。
只知道是孟家旁支的,並且年紀輕輕,長相英俊,紀寶妹自己很喜歡,並且人家並不嫌棄紀寶妹嫁過人。
紀老爺子他們也是在琳縣住的、被人捧著昏了頭了,還當琳縣一個縣丞大人是多大的官呢,真相信了這種話。
薛氏、紀明和等卻都很懷疑,那位孟家公子若是條件真的有這麼好的話,怎麼可能不嫌棄紀寶妹?
陶州孟家可不是什麼小門小戶,即便是個旁支公子,也不是尋常人家可比的啊。
那樣的人娶親,不說多好出身的千金小姐,生活條件比較不錯的人家的未婚姑娘總找得到吧?
若紀同濟是陶州縣丞還罷了,可卻是與陶州距離三四百里的琳縣的縣丞,能給人傢什麼助力?
人家放著清清白白門戶的姑娘不要,卻要娶你?
薛氏是不會多嘴的,她說了紀老太太非但不會聽,還會罵她。紀明和卻忍不住提醒勸了幾句。
誰知還是捱了老太太的罵。
老太太罵他心毒,見不得自家妹子好!人家孟公子都不嫌棄寶妹嫁過人,他這個當哥哥的反倒瞧不起,這算什麼?
他非要說這樣不吉利的話觸黴頭、非要弄得一家子都不高興才罷休是不是?
紀明和本就不善言辭,被老孃罵的連分辨的餘地都沒有,只有道歉賠不是的份。
紀明和為這事兒心塞了好幾天。
到底不太甘心,還想讓紀同信去從旁提醒提醒。
紀明和的意思是,老兩口還是挺疼同信的,同信的話沒準他們還能聽一聽呢?
紀同信苦笑:“爹您也太瞧得我了!小姑姑是長輩,小姑姑的親事,哪有我當侄兒的多嘴的?”
一句話說的紀明和也沒了脾氣。
最後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親事做成,看著紀寶妹歡歡喜喜的跟著她那夫婿去陶州過第一富戶人家的好日子了。
看著這親事沒出什麼么蛾子,並且紀寶妹是開開心心離開琳縣的,紀明和才慢慢的緩過來。
說起這個薛氏就有氣,忍不住向兩個女兒抱怨道:“你們說說你們爹是不是活該?本就不得你們祖父祖母待見,人家歡歡喜喜的好事兒,他偏要不怕死的湊上去說那樣的話,不捱罵才怪!”
紀青青笑道:“爹也是關心小姑姑,若不說說,他可過不去心裡那一關。”
這話觸動了薛氏的心腸,薛氏不由嘆息。
紀青雪也道:“祖父祖母也不知怎麼這麼倉促便應了親事,我看這事兒只怕還真有貓膩。可這話咱們也不好說,說了他們也不會相信的,只看小姑姑自己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