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們來說,七房始終是庶出,不值得過多關注。更何況現在七房落魄,更不值得走動了。
臨洛城的婚禮是黃昏舉行,迎親也會在黃昏時分。
十月十七,老侯爺遣人送了千兩銀子過去,倒是比侯府女眷送的表面光鮮的首飾實在。
“娘,今日仍不過去嗎?”
王氏很沉得住氣,“現在過去,你姐不得狠狠哭一場?眼睛腫了明日怎麼辦?明日出嫁總是要哭的,那時候……嗚嗚,”王氏說著說著先忍不住了,養得嬌嬌的閨女現在要送到別人家,怎麼想也不划算。
“瑾兒,你可得多留幾年,嫁得早了,爹孃很孤獨的。”
寶昕嘴張了張,這是什麼話?
“娘,瑾兒一輩子不嫁,永遠伺候爹孃,陪著爹孃。”
“撲哧,”王氏笑了,“那是讓你爹孃落罵名,可不是孝敬。要不,瑾兒招個女婿入贅算了。”
寶昕暗戳戳地想,秦恪估計不能入贅吧?
咦,為什麼說到親事,首先想到他?
近午,龐家派人到宜居巷抬嫁妝,別以為是庶房嫁妝薄,王氏準備的嫁妝,那是沉甸甸八十八抬,比人家一百二十八臺也不遑多讓。
正要出發,宮裡來了賞賜。
當先是皇帝賜下的一對兒玉如意,取“必定如意”之意,做了第一抬。
其次是太后娘娘賜下的一對兒寶瓶,取團圓美滿之意,做了第二抬。
皇后娘娘與貴妃娘娘也賜下了玉石榴和珊瑚樹,多子紅火之意。
重新調整後,裝成了一百零八抬,浩浩蕩蕩地出了門,佟芳卿又急著讓人在嫁妝單子上添補,暗恨王氏真會玩,回了臨洛城卻不回宜居巷,鬧什麼驚喜。
這麼忙,有驚無喜。
回頭又一想,也許,自己這想法應該改變一下,誰說送嫁必須怎樣?只要記憶深刻回味兒悠長,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婚禮,那是何等美好!
罷了,少不得自己多操心一下,其實金媽媽他們還是很得用的。
侯府得到訊息,皇帝陛下居然賜下玉如意,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是記起當年的功勞?”
江氏身為侯夫人,自然很敏感,趕緊帶了府中主人前去宜居巷幫忙,招待來賓。
也正因為宮裡有動作,前來添妝的人多了許多,還是龐維翀讓人送了席面過來,才讓宜居巷不至於失禮。
因有皇宮賜下的禮,街上圍觀的人圍了許多,寶昕站在客棧樓上看得津津有味。
原來,姐姐還能嫁得這麼風光,可算將前世的寒酸清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