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啊,朕老了,嫡親的太子也另有心思,想著將朕擠下這個位置。朕是不是應該順應他的心意成全他啊?”
這種話,大喜沒法回,只是彎了彎腰:“在老奴眼中,陛下一如當年。何況,這個歲數,尚且年富力強,不必太過憂心。”
“哈哈,還年富力強!朕看吶,一個個欺負朕老朽了。”
年歲漸長,都會失落,面對即將失去的權柄,都會驚慌失措。
“走,去看看太后娘娘,最近她的身子越發不濟。以前還不覺得,現在才知道,有爹孃好端端地活著,心裡踏實。老孃老孃,娘真的老了,也許期待她活到百歲,不太可能了。”
八十多,這歲數也算是很不錯了。
太后的正在院子裡打理花草,看皇帝進門,笑道:“喲,今日怎麼這麼空閒?”
皇帝低頭看了看太后修剪的花草:“母后的眼力不錯,沒剪壞。”
“你是來嘲笑哀家的?哀家的眼睛好著呢。”
母子倆坐在院子裡喝茶,皇帝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母后,當年父皇舍不捨得將皇位交出來?”
太后愣了愣,“誰逼宮了?”
“那倒是沒有。”
“當年麼,你不記得了?”
“時間久遠,有些模糊。”
“他倒是願意捨得交出來的,只是沒想著交給你而已。”
是哦,那時候先皇有中意的皇子,有心愛的女人。
“可耐不住我兒英勇,你母后又有勇有謀,關鍵時候,他能做的,就是乖乖地將這東華國交到你手上。你心情不太好嘛,是不是為太子的事煩憂?”
“太子急了。”
太后瞭然,太子雖然有能力,但是還是輕浮了些。畢竟不過三十多,誰也不是天生的帝王。
“你覺得太子還能勝任,就好好再教一教。現在也不是交給他的時候,你不必多想。你們是父子,不要為這心中的不甘和猜疑,壞了父子情分。”
“戶部三大倉的事,按說哀家不該多嘴,也過了兩個多月了,哀家還是想替寧世昀討個恩旨,罪不至丟官發配,還望陛下給他贖罪的機會。”
“母后,朕早有打算。”
“那哀家就放心了,哀家始終覺得欠著小姑娘的人情呢。”
皇帝心情好了許多,還去了坤寧宮,陪皇后用膳,聽她絮叨恭王的婚後生活,聽她誇獎恭王側妃的清雅知禮,這才恍然想起,太子嫡親的弟弟,那還與寧家算親戚關係呢。
也不知道太子將來登基,會不會對兄弟手足友愛?!
皇帝離開,皇后立即將太子叫來,問他是否做了讓皇帝不滿意的事?責怪他不謹慎,若是不謹言慎行,只要還沒坐上那個位置,隨時都可能被換掉。
太子這才醒悟自己的出格,面對父皇,就該以君視之。
一身冷汗的太子回到東宮,立即召集心腹幕僚做出應對,隨後在金河大堤一案的處理上,退居其次,低調了許多。
皇帝回到昭陽殿,立即讓人擬旨,著人快馬送出。
臘月十八,在發配隊伍還有半個多月就能抵達南潯的時候,傳旨的官員追了上來。
“陛下有旨。”
所有人誠惶誠恐,發配好歹有性命在,這是發生了什麼變動,要誰的命來了?
“吾皇萬歲。”
傳旨官滿意地看著他們,很快將旨意傳達,寧世昀傻傻地趴在地上沒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