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儲登基的時候,會有一項儀式,證明自己是花族血脈。
只要他們不登基,誰能知道他們只是女帝從宮外找來煉製帝王蠱的容器。
至於帝王蠱存在這些嬰兒體內,究竟會不會對這些嬰兒的生命構成威脅,答案是不會。
帝王蠱種自小種下,在容器長到三歲時,蠱種會在體內安靜下來,二者完全融為一體。
也就是帝王蠱會成為這個孩子的一部分,甚至連中蠱的特徵都
沒有,而且帝王蠱與宿主是共生關係,就更加不會威脅到宿主的性命。
那位暴斃的大巫師有句話說的好,逆天而行,必遭反噬。
女帝這孩子不僅註定生下來是個病兒,十六歲還會應劫離世。
女帝拼盡全力不僅讓這孩子恢復健康,還為了不讓她十六歲應劫離世,用人來養蠱,做出如此背棄人倫,離經叛道的舉動,女帝受到的大大小小反噬也不少。
可女帝別無選擇,她是寒性體質,不容易懷孕,好不容易有了孩子,若連這個孩子都沒了,將來她的江山由誰來繼承。
她就這麼一個親生孩子,只能將寶都押在這一個孩子身上。
至於那些她名義上的孩子,實則只是用來養蠱,替她孩子解蠱的工具,女帝無時無刻不在安慰自己,她已經仁至義盡了。
這些孩子的來源途徑多半是家裡貧困,養不起孩子的家庭。
女帝讓郭女官暗中派人將這些孩子花重金買下,孩子的親生父母完全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去向,可女帝給的那筆錢夠他們一輩子衣食無憂。
他們本該呆在原來那個家跟父母捱餓受窮一輩子,窮困潦倒,碌碌無為,就因為她的孩子需要解蠱,需要養蠱的容器,才有幸成為名義上的皇子王姬。
如果不出意料的話,他們這輩子都不知道真相,一輩子都被矇在鼓裡,覺得自己是出身高貴的花族人。
雖說在他們不足月的時候,就未經過他們的允許給他們種下帝王蠱是不道德,可這也要不了他們的命,甚至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
只要秘密不洩露出去,帝王蠱待在他們體內不會有任何反應,他們也不知道自己體內有帝王蠱的事,反而還因此享受一輩子榮華富貴,她也不曾虧待他們,收之東隅,失之桑榆罷了。
本來,在女帝的未雨綢繆之下,花蘿即使中了泯生蠱也會安然無恙,可計劃趕不上變化。
令女帝沒有預料到的變動是,花蘿果然如大巫師所預料中了泯生蠱,可她卻因此殺了花溪。
按照古法,十八個養蠱容器缺一不可,如今少了一個,便不能完全剋制住花蘿體內的泯生蠱,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在花溪死之前,花蘿就已經中了泯生蠱。
如果這個時候女帝再故伎重施,找一個月大的嬰兒做容器,根本來不及,恐怕蠱種還沒培養好,花蘿就已經中蠱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