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無缺的確是毛頭小子,但絕對不是傻子二百五,花蘿都這麼說了,他若是不應承的話,就顯得他太沒有眼力見了。
燕無缺只是略一點點頭,就坐下了。
坐下之後,他腦子裡不禁開始想:那麼,他們到底該聊什麼,他是不是得主動發起話題?
就在燕無缺猶豫著不知道該說什麼話題才好的時候,花蘿率先開口:「翾殊君,我還記得你寫的那篇文章治國論內容,我想問問,那篇文章的中心新思想你是發自內心而寫,還是為了得高分隨大流?」
燕無缺回答道:「自然是發自內心。」
「哦?」花蘿用手撥弄了一下頭髮,「天啟國與雪族所統治的國家,全名白雪帝國積怨已久,矛盾糾紛可以追溯到天啟國剛建國的那會兒。」
「最早的時候,天啟國挨夠了打,甚至在建國兩百多年後,天啟國為了換取短暫的和平,被迫向白雪帝國進貢,維持了五百年。」
「雖然後來我國站起來了,不用再向他們上貢,可雪族一直以來都不太安分,屢屢挑釁生事,縱觀天啟國曆史,花族與雪族的戰爭都是用先輩的血淚寫成的,雪族無法徹底滅了花族,但每次都給花族帶來慘重的傷亡,而且雪族還好虐殺戰俘,女戰俘更是被他們凌辱至死。」
「如今雪族表面平靜無波,實則不知底下藏著多少暗湧,在戰爭方面,你主張敵不動我不動的應對策略,是否有些過於被動?」
雪族人向來對自己的種族非常自信,看不起花族,甚至他們還給天啟國取了個外號叫「花瓶國」,這個外號極具嘲諷輕蔑的意味。
「被動迎戰的措施,在他們看來不就相當於於等著捱打?」
「至於我國的科技發展,相比起雪族的多元化,我國只有機關術拿得出手,你覺得是否應該學習雪族,發展多樣化?只推崇機關術,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花蘿突然和燕無缺談起了政事,燕無缺想了想,似乎花蘿對他最感興趣的就是他的考卷。
可能是先入為主,對於花蘿而言,燕無缺這個人她最先接觸到的就是考卷。
燕無缺想著,花蘿貌似主動跟他說話都是談論這方面的事。
燕南星不是說了嗎,要用實力征服,都說知女莫若父,燕南星說的話應該不會差。
那他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讓花蘿看到,雖然他只是第二名,沒有拔得頭籌,但也是不差。
燕無缺利用自己先前學到的知識侃侃而談:「我之所以主張敵不動我不動,是因為凡是戰爭,無論是正義的還是非正義的性質,損失最大的絕對是百姓。」
「從前的花族的確被雪族欺壓過,也有過特別晦暗的時期,但所幸我國已經站起來了,不會再被雪族欺辱。」
「雪族說我國是花瓶國,我們還偏偏不是,曾經的雪族幾乎每隔一兩百年就會向花族發動戰爭,可如今雪族不敢再隨意進犯天啟國,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天啟國人崇尚和平,戰爭並非花族本意,所以我們並非等著捱打,只是為民眾著想,不提倡戰爭,真要打起來,我們也分毫不怯。」
「被動迎戰也有被動迎戰的好處,如果是雪族率先侵略我國,我國邊境國防易守難攻,一來會佔據地形優勢,二來如果雙方真的打起來,我國無論是運送人力資源還是物力資源,都比雪族要方便,雪族還要提心吊膽,防範我國偷襲截獲糧草。」
「二來,他們沒辦法獲得民眾支援,如今兩國很久沒有交戰,雪族主動發起戰爭,那便是大陸的罪人,我國只是抵禦侵略,自然能得到國人的支援。」
「而相反,他們主動發動戰爭,導致民不聊生,民眾損失慘重,就無法跟民眾交代,就得不到民心。」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小看民心的力量,民心如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如今我國已經得到了很多周邊聯合國的支援與認可,一旦兩方開戰,支援天啟國的國家絕對比雪族多了去了,這也是我國堅持友好外交的成果。」
天啟國除了對有國恨家仇的雪族態度不好以外,對其他小國著實沒得說,哪個國家遭災了,天啟國都跑的最快最積極,第一個捐錢捐糧,甚至提供人力物力幫助。
相反雪族的白雪帝國在諸多小國間算得上是臭名昭彰,若有國家出現什麼情況,白雪帝國逮著機會就是各種陰謀論、挑撥離間、慫恿小國與小國之間發生戰亂,好坐收漁翁之利。
若有小國發生什麼災難,他們不僅不施以援手,還會從中撈好處,時不時在人家國門前威脅恐嚇,迫使周邊小國俯首稱臣。
哪怕是窮得掉渣的國家,都不得不迫於白雪帝國的Yin威,只能向白雪帝國進貢,路人緣早就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