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程教授很驚訝:“喲?這意思是我問什麼你都能答上來麼?可以,小夥子很有自信嘛。
“我不換問題,你就還是回答剛才那個問題,第三章到第四章的轉場有什麼含義。”
劉博和呂一笑不由得緊張起來,這個教授果然難對付啊!
在他們看來,路知行的這句“您想問什麼”很聰明,這句話一出,多半會讓何教授換一個其他的問題,這樣一來,他就不用回答“第三章到第四章的轉場”這個自己不瞭解的問題。
換一個問題,說不定就換到“《禪》的哲學核心”這種相對好胡編的內容了呢?
但沒想到何程教授是個老狐狸,根本不上當!
危,404寢室危!
兩人在臺下一通腦補,但他們其實想錯了,路知行壓根沒有這個意思,就是隨口一問。
“第三幕到第四幕的轉場,是玩家視角聚焦到山上的一塊大石頭,大石頭滾下山之後被人開鑿成石塊、砌成了石橋。
“這個轉場,把‘山’和‘橋’這兩個章節用‘石塊’這個元素給聯絡了起來,章節的轉換更加自然。
“同時,這也是遊戲中第一次出現‘人’,暗示了遊戲的重點從‘見天地’向‘見眾生’轉變。”
何程教授有些詫異:“嗯?不錯,答得很好!”
路知行心中呵呵,廢話,這遊戲我做的,我還能不知道麼?
你隨便問,答不上來算我輸!
何程教授又問道:“那你再說說,第二章的樹,是一棵什麼樹?”
路知行:“啊?”
神特麼第二章的樹是什麼樹!什麼鬼問題!
路知行懵了,他努力回憶著,那棵樹的樣子就在腦海中,無比清晰,可問題來了,這到底是一棵什麼樹啊?
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大學生,路知行認識的樹並不多,就只認識楊樹、柳樹、松柏、梧桐、榕樹之類比較常見的樹,但明顯都跟這棵樹對不上號!
這棵樹的樹幹算不上粗大,否則也不會被風吹得搖搖晃晃的了,至於它的葉片,看起來是比較翠綠肥厚的,比較像是南方的樹種。
但這樹叫什麼?
真不知道。
“抱歉教授,我不知道。”路知行只好實話實說。
他也很無奈,人生扮演遊戲給我這棵樹的時候也壓根沒說過這樹到底是什麼品種啊!這我從哪知道去!
何程教授呵呵一笑:“看看,不知道了吧?所以說啊,我們作為遊戲設計者,還是得多關注細節。成功,往往就隱藏在細節中。
“同學們還是要多學習一個。
“這棵樹呢,是枇杷樹。古代有篇很出名的文章裡曾經寫過: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這是一篇睹物思人、悼亡念存之作,用清淡簡潔的筆觸,用枇杷樹的觸景生情,一下子就寫出了自己對亡妻的思念。
“而這恰好與《禪》這款遊戲所表達的精神核心是完全一致的。
“《禪》所表達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這三重境界,也正好對應了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懷,而枇杷樹作為古代文人墨客爭相描述的景物之一,正好作為這樣一個載體,更好地凸顯出遊戲中所蘊含的哲思。
“明白了嗎?”
已經有同學聽得頻頻點頭、在筆記本上唰唰唰地記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