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這天,依照風俗,家家戶戶劏雞還神祈福。百興村是大村,而李姓又是百興村裡的第一大姓,因此李姓人家都非常的重視今天的還神祈福——不能讓外姓人給看扁了去。
李國光家那可是一大家子,六兒女,八口人,那傢伙,一家人差不多就一桌了。在還神祈福這個方面,蔡葉芬比李國光更捨得花錢。在她看來,幾個兒子能有今天的成就,那得益於祖宗的保佑和庇護。
熱熱鬧鬧一個白天,晚上吃了團圓飯,就是孩子們的時間,從上初中到剛上學的,鞭炮放起來,滿村地跑著喊叫著哈哈大笑著,別提多開心。李祖明毫無疑問成了孩子頭,大的小的全跟在他屁股後面跑,因為他有很多很多的煙花炮竹。
大妹牽著小妹出去轉了一圈就回來了,小妹遠未到會放鞭炮的年紀。
李路叼了根菸,穿了軍大衣信步出門走走逛逛。甚至於眼前這一切對他來說,更具吸引力。他對春節的印象大概是被停留在街道上張燈結綵路上行人卻是腳步匆匆面無表情的表面的光彩了。在那個未來的年代,燃放煙花爆竹是要被通緝的,馬路是會變停車場的,小區裡的人們是在各自的“火柴盒子”裡吃團圓飯的。
都是那麼的不一樣。
只不過,李路並不太瞭解地方的春節是怎麼樣的。十個春節,有九個是在部隊營區裡度過,論生活圈子的單調,他和許多人是有的一拼的。
李家華走過來,緊走幾步追上李路,“老三。”
“二哥,”李路回頭,停下腳步。
兩人並肩往剛剛建好的籃球場那邊走,八個籃球場並排連線,同時也算是一個大操場,寬大平坦得很,這會兒早就成了孩子們燃放煙花爆竹的最好的場所。一群小屁孩裹著厚重的棉衣哈哈大笑著從身邊追逐著跑向籃球場,每個人手裡都拿拎著裝滿了煙花爆竹的麻布袋子。
李家華笑道,“大哥出錢,劉叔家小賣部拿了很多煙花爆竹回來,每戶人家都能以兩毛錢的價格買到一堆。”
“哦?劉叔家的小賣部辦起來了?”李路有些意外。
李家華道,“有小半年了,生意挺好,什麼都有得賣。”
“那不錯。”李路頓時笑了,“不知道大姐頭情況怎麼樣了,劉叔怎麼說?”
搖了搖頭,李家華說,“還是沒訊息,快四年了,差不多也該回來了。”
兩人走到打穀場邊上的高地上站定,眺望著不斷從打穀場那裡噴射上天的煙花,時大時小時而短促時而連續的炮聲,卻給李路一種戰場的感覺。
“老三,過完春節,我打算結婚。”李家華忽然說。
李路頓時一愣,看著李家華,“和於曉曼?”
“是。”李家華毅然決然的點頭,“我想清楚了,我就要娶她,就她。”
李路沉默了下來,猶豫著說,“老爹老媽那邊……”
“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李家華也說不下去了,他實際上沒有任何辦法。
恐怕這就是他找李路談這件事情的原因,他知道老爹老媽最聽老三的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