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米蘭知道勇士的第二陣容強,所以想讓首發少休息一會兒趕緊上場,卻沒想到開拓者的替補陣容連5分鐘都沒堅持下來。
勇士的替補陣容速度快,而開拓者只有外線能跟上勇士的節奏,內線的兩個大個子只能在場上做折返跑。
麥克米蘭忍不住叫了暫停,讓阿爾德里奇和羅伊上場,換下普爾茲比拉和費爾南德斯,想要加強進攻。尼爾森沒有著急換上李治,只是把大衛李換下,換上了小喬丹。防守上,這個陣容不弱。
阿爾德里奇威風八面,第一節在李治的干擾下,他的手感並不好,面對米利西奇,連續打進兩球為開拓者止血,但是看看大比分,分差反而變大了。
勇士的小個陣容像一陣旋風,一擊不中立即爭搶籃板,傑拉德格林和大衛李都是籃板高手,跳的比弗萊和阿爾德里奇高,幾次搶下進攻籃板。命中率不高,但是投籃次數多,他們大多數都是出手三分,在第二節把分差擴大到了16分。
克勞福德像是破產版的李治,靠著擋拆連續突入內線,內線防守差,這也是開拓者的弱點。
尼爾森看著克勞福德連連點頭,他是和傑森特里同一型別的球員,就是為第六人而生。替補打得好,尼爾森就不急著上李治,但是麥克米蘭卻坐不住了。
傑拉德格林和林文斯頓兩人輪番限制羅伊,米利西奇隨時準備協防,像第一場那樣聯手消耗羅伊。
羅伊投籃打鐵,於是傳球給阿爾德里奇,可是勇士替補打瘋了,仗著速度快連續包夾阿爾德,弄得阿德也手感冰冷。
尼爾森勝券在握,第二節打到剩下三分鐘的時候才換上休息夠了的李治,開拓者把比分追到12分,也換上了首發。
勇士繼續第一節的戰術,李治保持了良好的手感,球員在外圍給李治創造單打機會。費爾南德斯再來防守李治,不敢這麼輕鬆了。羅伊不敢協防,李治過掉費爾南德斯打成。
沒人來協防,李治就無限單打,協防,就傳球,外線堅決的投三分。
第二節結束的時候,李治壓哨命中一記三分球。68:51,勇士已經領先17分。李治18分7籃板6助攻,接近三雙。
李治下場的時候和隊友們一一鼓掌,只要這麼打下去,勇士這場比賽贏定了。
勇士在慶祝的時候,開拓者那邊卻不太和諧。
費爾南德斯忍受不了麥克米蘭的說教,直接推了麥克米蘭一把,攝影師把這一幕拍了下來,引來了不少人的議論。
外界對費爾南德斯如此不李治的行為大加批判,麥克米蘭在這賽季把開拓者帶進西部前三,風頭正盛,費爾南德斯的衝動行為讓他損失了不少球迷。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的苛責是對麥克米蘭,同樣是教練,勇士在前兩場陷入逆境的時候,尼爾森把責任都承擔了,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一切都是自己的戰術失誤,但是麥克米蘭卻把一切都推給球員,很多人懷疑麥克米蘭在更衣室的威信。
第三節上來,費爾南德斯果然被麥克米蘭棄用,沒有了費爾南德斯,李治突破的更加堅決。而開拓者這邊,羅伊也受到麥克米蘭刺激,下半場瘋狂單打,李治和羅伊擔起了兩隊的進攻重任,第三節成了兩人的飆分表演。
麥克米蘭沒有安排人包夾李治,也沒有請求暫停,而是讓球員在場上自由調整,旁人看起來是麥克米蘭高深莫測,實際上他真沒有辦法了。
羅伊第三節拿下18分,但是開拓者終究追不回比分,帶著12分的分差進入第三節。
第四節,米利西奇和克勞福德再次被放到場上,一整場沒有作為的巴恩斯也沒被派上場,他負責主防羅伊。
羅伊打了三節,只休息了五分鐘,現在對上能量滿滿的巴恩斯,被纏住後沒有太多機會,第四節連著投失4球,勇士藉機將比分拉開,開拓者無力迴天。
比賽還有四分鐘結束的時候,勇士領先了20分,麥克米蘭放棄了,但羅伊堅持要回到場上。羅伊打到比賽結束,追回6分,開拓者還是輸了。
羅伊拿到40分5籃板5助攻,全場得分最高。李治拿到30分10籃板10助攻的三雙資料,勇士六人得分上雙,之前機會不多的大衛李這場比賽拿下10分,尼克楊三分球8中5拿下15分。
賽前,很多人認為勇士在這場比賽後帶著1:3的劣勢去波特蘭,但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按這個勢頭下去,勇士有機會拿下天王山之戰。
賽後釋出會上,麥克米蘭表示:“我不擔心接下來的比賽,勇士這場比賽投進了很多三分球,我不相信他們下一場還能保持這樣的手感。”
記者們可不這麼認為,麥克米蘭看來是真的沒辦法了。費爾南德斯不聽指揮,羅伊第四節也不聽他的擅自進場,記者們不相信麥克米蘭一點都不擔心。
勇士之所以能贏球,除了勇士進攻點多之外,麥克米蘭的不作為也是主要原因。
當開拓者前兩場拿下勇士的時候,不只是球迷,就連麥克米蘭自己都認為這場比賽贏定了,所以他並沒有做出多大的調整,在勇士表現出如強大的進攻之後,麥克米蘭只能把一切希望寄託在球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