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米蘭只有暫停做出調整,可麥克米蘭一直被人詬病的就是他死板的戰術,臨場應變也只能一再強調壓節奏。
巴克利看著回放說道:“奧尼爾和李治的擋拆太厲害了,李治這接連錯位單打,開拓者要被李治給玩死了。”
肯尼史密斯點點頭:“李治現在的攻擊手段越來越後衛化了,上賽季他的打法比較偏向投射,這賽季加強了突破,讓他在面對高大內線時殺傷力更強。”
巴克利接話:“何止是對內線,因為身高關係,李治隊外線也有優勢,而偏偏開拓者的前鋒和後衛都矮,開拓者麻煩了。”
看你史密斯看看場上,感嘆道:“尼爾森這賽季將他的戰術進行到底了,勇士的位置感越來越模糊了,也不知道這個設想能不能成功。”
這個設想並不是尼爾森提出的,而是帕特萊利提出的,他曾經預言:未來NBA球場上會是一個隊伍是5個兩米左右的搖擺人,位置模糊化,功能全能化。
第一個將這個設想付諸實踐的,卻是尼爾森,這些年來,尼爾森模糊位置的戰術讓他和許多球星產生了矛盾,眾所周知的克里斯韋伯就是和尼爾森理念不合,拒絕尼爾森讓他打多個位置的做法,才被尼爾森交易的。
現在的這支勇士隊,已經有了三個搖擺人。李治、傑克遜、巴恩斯,這距離尼爾森的瘋狂設想越來越近了,如果不是奧尼爾的突然狀態大熱,也許中鋒位置上是米利西奇也說不定,要知道上賽季傑克遜就擔任過中鋒。
麥克米蘭調整了陣容,換下了斯蒂芬布雷克和奧登,換上了巴圖姆和喬爾·普爾茲比拉。
目標很明顯,奧登腳步慢上半節防守糟糕,那就換一個防守態度強硬的普爾茲比拉。換上巴圖姆,讓羅伊更多的持球,因為只有球在羅伊的手中,開拓者才是最強的開拓者。
進攻上,麥克米蘭讓羅伊單打小鋼炮,阿爾德里奇單打巴恩斯。
小鋼炮面對羅伊身高不足,阿爾德里奇則在進攻端能夠輕鬆的投射,阿爾德里奇在低位單打同樣有優勢。
麥克米蘭對費爾南德斯說道:“我不管你怎麼防,今天就給我咬死李治,你的任務不是進攻,就是防守!”
費爾南德斯立即點點頭,心中鬱悶,自己怎麼就不能進攻了。
勇士這邊,尼爾森沒有調整戰術,就是讓李治和奧尼爾錯位,怎麼打讓奧尼爾和李治自己決定。
暫停回來,羅伊持球來到球場右側,看到阿爾德里奇要位,將球吊給了阿德。阿爾德里奇的背身一直被人津津樂道,此時拿球后倚著巴恩斯,腳步一點點向內線逼近。
在連續施展了幾個腳步之後,巴恩斯沒有吃晃,阿德也不在意,轉身投籃。巴恩斯干擾,但是沒用,身高不夠,阿德穩穩投進。
12:8
巴恩斯強硬歸強硬,但是身高上的不足還是被開拓者利用了。
輪到勇士進攻,費爾南德斯擋住李治,防止李治接球,李治跑,費爾南德斯追。
李治心中著急,自己還要得分呢,費爾南德斯真是煩人。洛瑞見李治沒機會,便將球給了奧尼爾,奧尼爾單打普爾茲比拉。
奧尼爾比普爾茲比拉壯,但是普爾茲比拉手上小動作不少,奧尼爾心煩意亂,沒有使用技術,而是直接將普爾茲比拉頂到籃下,然後暴起。
卻不料普爾茲比拉背後拽了奧尼爾一把,籃球沒進,裁判也沒有吹哨。
漏判在NBA是常見的,所以在搶下籃板後,普爾茲比拉直接傳給了羅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