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跟什麼?我就是想告訴那殭屍臉別整天怪里怪氣的。”斯蒂芬傑克遜一頭霧水。
“沒什麼,也許你的夢想很快就要實現了呢?”李治還是那副“看好你”的表情,神神秘秘的說道。
眾人互相望了望,都看到對方眼神裡的疑惑。
……
十月一號,傍晚。
太平洋的彼岸是國慶節,所有人都放假休息,在想著如何享受愉快的假期。
而此刻金州勇士的訓練館,還是響著“嘣嘣嘣”打球的聲音。
是李治。
他在給自己加練。
系統空間不僅僅可以在系統內聯絡,而且可以在空間外,李治依然會享受一比五的訓練加速。
系統空間那種地方一開始還好,時間長了李治怕自己搞出抑鬱症來,但是他又不想來浪費時間,於是出現了這一幕。
李治正在一遍遍的練習運球,三分和防守這是李治前世就擅長的東西,所以在系統的幫助下提升的很快。
但是在運球上李治明顯感覺不如投籃練習得心應手,也許能力值加成可以提高運球技術,但是沒有辦法提高球感。
眾所周知,要突破,要做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假動作,運球技術是一方面,球感也是必不可少的。
“嗨,喬治,還不走啊!”一個深沉的聲音傳來。
“蒙塔,我還想練一會兒!”李治放下籃球,擦了一把汗說道。
“你已經很努力了喬治,不用這樣,反正我們就是勉強今個季後賽打打醬油。”斯蒂芬傑克遜拍拍李治的肩膀。
他可是在這幾天見識了李治的努力,這個教練的掌中寶完全一副和訓練有仇的樣子,訓練極其拼命。
這也是斯蒂芬傑克遜看到李治的原因,他感覺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1997年,斯蒂芬傑克遜雖被太陽隊第二輪選中,卻沒有保障,很快被NBA拋棄。
之後,他在美國CBA(Continent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打了一段時間,然後輾轉於澳大利亞,委內瑞拉,多明尼加等國的聯賽中討生活,經過多年的歷練,才得以重返NBA。
可謂命運多舛。
一旁的拜倫戴維斯也心有所感,意味深長的說道:
“喬治,你會成為一個球星的!相信我兄弟,你會是一個球星!”
同斯蒂芬傑克遜差不多,大鬍子戴維斯也算是勵志的典型。
199900賽季,拜倫·戴維斯代表黃蜂出戰82場,場均僅僅拿到5.9分,但是第二賽季他便實現了飛躍,拜倫戴維斯在隊中坐穩了先發控衛的位置,代表黃蜂出戰82場,場均拿到13.8分。
狠狠的打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的臉。
哪怕看起來最為順風順水的蒙塔埃利斯,也不是真的一帆風順。
2005年NBA選秀,蒙塔埃利斯在次輪總第40位被金州勇士隊選中。
勇士當時後衛線上已經有傑森理查德森、拜倫戴維斯和德里克費舍爾,球隊選埃利斯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他放在板凳上作為備胎。
之後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才獲得了出場機會,重新證明了自己。
“要不要一起?”李治突然找到了和隊友們產生化學反應的捷徑。
三個人互相望了望,一絲久違的微笑爬上了三人的臉龐。
“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