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鋪滿了厚厚的灰層,門被推開形成的氣流在這小小的塔內肆虐著揚起瀰漫在空中,一股陰溼寒冷的氣息撲面而來。
李子木現在倒有些慶幸自己神識在這裡用不了的情況呢,如果能用的話,他保不準會看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轉頭看著一旁的布丁,後者同樣是搖了搖頭,這屏障有點奇怪,不僅神識用不了,連妖識也無法發揮作用,布丁現在也和他一樣,只能看見肉眼可以看見的東西。
裡頭很黑,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李子木索性將揹包裡的天之眼拿了出來,這玩意兒到現在依舊發著璀璨的光芒,這個時候拿來當電燈用,簡直不能更合適了。
眼到之處,全是白綾。
樑上繫著的白色絲條一根一根的垂下來吊在半空中,給這小小的空間平添了不少詭異的氣氛。
喪服制度雖然說是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候正式確立的,但是早在戰國的時候,就已經有戴孝的習俗了,李子木作為那個時候的人,自然有發言權。
那個時候還沒有棉布這種東西,貴族穿的是絲綢面料,老百姓穿的是粗布麻衣,平常時候基本不會出現白色的衣服,只有在死了人之後,才會見到白色的絲綢。
白色向來代表著聖潔,在家裡頭死了人的時候,貴族會身穿白色的絲綢衣服,老百姓們買不起一整套,買一點點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一般挽在袖子上和戴在頭上,表示對死者的尊敬,白綾麼,向來都是和死字掛鉤的,古代皇帝賜個三尺白綾給你,就是要你自個兒自殺的意思。
這滿屋子的白綾隨著開門的氣流輕微晃動著,還真有這種拍鬼片的即視感。
石頭堆砌起來的平臺上擺放著一個一個的靈位牌,上面寫著的字不多,人的名字在正面,後面一般刻的是生辰八字和死亡日期。
現在流行火葬才會出現骨灰罈這種東西,以前大多土葬,所以寫塊靈位牌意思一下,就相當於看牌子緬懷先人了,不用去墓地這麼麻煩。
沒有長香,不過有用過燭火的痕跡,那個時候葬禮複雜,複雜的不是需要什麼太多的物件,複雜的只是各種各樣的禮節。
“李牧,這第一個的名頭就這麼大的嗎……”
諸葛應龍看著面前的這塊靈位牌輕聲的呢喃道,這是趙國的文字,不過他大多能看懂一點點,李牧兩個字,他還是看得懂的。
沒想到這第一個的靈位牌,來頭就這麼大。
良將身亡趙亦亡,百年遺恨一馮唐。當時不受讒臣間,呂政何由返故鄉。
這首詩,用來概括這個將軍的功績,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
古之為將者,經文緯武,謀勇雙全。省天時之機,察地理之要,順人和之情,詳安危之勢。凡古今之得失治亂,陣法之變化周密,兵家之虛實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無不洞識。
為首者,便是這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