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白階,不僅僅需要肉體與精元之氣的提升,更是需要精、氣、神、意的全面質變。
赤階一重天,周身有罡氣護體,對萬物感應加強;赤階二重天,即可御空而行,與青天比高;赤階三重天,便可修煉各式神通,接觸天道。
佛語,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天地間有塵埃無數,而每一粒塵都可成一方世界。
更為準確地說天地由各種元素構成,其中八種最為重要,能直接為修行者所用。
金、木、水、火、土、風、雷、光八種元素遊離在天地間,這就需要修煉者去感應它們,最終控制並使用它們,方可成神通。
強大的靈覺無法感應它們存在,靈覺需質變為神識,才能清楚感覺到它們的波動,神識生智便成元神。
躍龍門,即能踏進赤階的大門,可何為龍門?龍門在哪?王曉無從得知,這就是他當下陷入困境的原因所在。
他的靈覺早已離體,如一縷清風,似一片雲朵,與天地萬物交融在一起。
他感覺自己變成了一條遊往大海的鯉魚,沒了方向的他,像無頭蒼蠅一樣在大海中亂竄,隨著時間的持續,他對整個修行都產生了質疑。
“什麼叫修行!”冥冥中一股聲音傳來,在整片大海上回蕩不息。
“不知道!”
“你前進的方向在哪?”
“不知道!”
“……”
疑惑完全將王曉籠罩,他發現自己無路可退,亦無路可進,被死死地困在大海中。
隨著一個又一個的不知道從他嘴中吐出,他額頭上的汗水越來越多,衣衫早已全部溼透。
王曉這才理解為何師傅師兄會如此在意躍龍門之境,這的確是一道天塹,多少修行者就因為這道天塹止步不前,終生只能有白階修為。
“啊,路在何方?”暢遊在大海中的錦鯉不時化成王曉的模樣,可以清楚看到他的掙扎與不甘,最後依舊是徒勞一場。
波濤洶湧,錦鯉居然在不知不覺間失去了感知,它感覺不到溫度,感覺不到水,甚至連自己是否還在大海都不知道。
王曉自身處境也一樣,迷霧飄來,他感覺自己來到一片黑暗中,他的五感完全失靈,眼瞎耳聾,一切感知都不復存在。
“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我什麼都看不見,也聽不見?”空蕩蕩的黑暗世界裡一無所有,連回聲都沉寂了。
“什麼是修行,你的路在何方?”震雷般的質問聲突然響起,這股聲音竟然來自靈魂深處,在王曉腦海中不斷轟鳴。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啊!”王曉再也沒辦法保持打坐姿勢,他抱著自己的頭不斷在地上翻滾,嘴角已有鮮血溢位。
藏在他心中的紅塵火,發出桀桀的笑聲,“這小子已經神志不清,如若他挺不過這一關,他將神志全消,到時,這副好皮囊就是我的啦,哈哈!”
修行需要一往無前的氣勢,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態度,縱然挫折困難無數,也要咬牙堅持,激發自己的潛能,用自身強大的實力衝破重重禁錮,方可大成。
可此時的王曉竟然萌生了退意,找不到出路的他竟想放棄,可退路亦無,他便徹底不知所措。
進階追求的是質變,全面的昇華,厘山事件之後,仇恨再次矇蔽王曉的雙眼,他早已道心不穩,修行踏上了歧路。
面對此時的問心考驗,他毫無招架之力,陷入突破的惑源之中,他已不知修行為何物,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
人體奧妙無盡,潛能無限,修士想要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必須不斷突破。
躍過龍門,才能開啟人體奧秘的大門,可是修行漫漫,大道無形,龍門到底在何方?怎樣才能躍過?這一切都是未知,需要自己去尋找。
許多修士終其一生,也無法看破虛妄,找到屬於自己的龍門,也就永遠無法談及躍龍門,便常陷於迷惑之中。
最為嚴重時,就會像王曉現在這般,五感被剝奪,靈覺錦鯉與自己失聯,如若得不到改善,便會成為紅塵火所說的那般,只剩空皮囊一副,成為無知無覺的廢人,甚是可怕。
這便是躍龍門的難處所在,大多數修士來到這個境界,都會遇到迷霧疑惑擋道,不知該通向何方。
其實,只需靜下心來,好好思量一番,便有機會尋得突破之法,最怕的是自己方寸大亂,導致火上澆油,最後永世無法從迷惑中脫困。
修行者的心志必須堅定,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絕不能動搖,只有如此,才能看破迷霧中的虛妄,找到專屬自己的龍門。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肉身要蛻變,精神也要昇華,神與身合,突破桎梏,才能返本還源,實現質的飛躍。
仇恨的刺激,早已讓王曉失去了修行的正確方向。
急於突破,不斷增強實力,好去復仇的念頭在他心中紮根發芽,他自己親手將自己的修行之路斷送,在迷惑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