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來,王曉已記不清和追殺的敵人發生了多少次慘烈的戰鬥,他通常出手迅速,招招致命。
得手後,不做任何停留,迅速退走,尋找下一目標,在這場戰鬥中,已經分不清誰才是真正的追捕者。
整個過程中,王曉都保持著警惕,靈覺四面鋪開,一有風吹草動,便立即棄戰逃走。
從開始到現在,他已經斬殺了二十多名花家白階修士,憑一己之力,在重重包圍中能做到如此,稱得上戰果累累,但他也付出了鮮血的代價。
憑藉武神體強大肉身,王曉幾乎沒受外傷,也沒感覺到疲憊。
不過,接二連三的大戰,讓他的內傷越來越重,這樣下去,他的身體遲早會拖垮。
他的危險還沒有解除,追殺者隨時可能從周圍的任一角落冒出來,如果他的內傷繼續惡化下去,情況對他來說不容樂觀。
好在宮保雞丁幫他吸引了大部分的火力,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時間一長,眾人肯定會發現其中的蹊蹺,到了那時,只怕王曉的處境會更艱險。
王曉若想擺脫永無止盡的追殺,就必須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可花家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不停的追殺已讓他喘不過氣來。
花家如影隨形,讓他沒有機會做其他事,王曉明白自己必須儘快除掉他們,才能獲得這場戰鬥的主動權。
念及此,王曉決定給花家的追兵一記重擊,首要的目標便是除去他們派來的三位高手。
王曉一邊在林間遊走,一邊制定了“斬首計劃”。
擒賊擒王,斬敵斬首,要暫時解除花家的威脅,就必須讓他們的追殺主力受創,花家派來的三位高手理所當然成了王曉的首選。
只要殺了這三人,其餘的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花家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派高手前來,這樣一來,王曉就可以騰出時間來做想做的事。
三位高手,獨戰一個,王曉有信心斬殺,以一戰二,他只能逃跑,以一戰三,恐怕他得去閻王殿報道。
三位高手不僅修為高出王曉兩重天,對敵經驗更是豐富無比,對此,王曉不得不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用智力加武力來打贏這場生死戰。
既然敵人呈品字形推進,那麼中間的敵人必然最先深入,王曉決定先選擇中間這支隊伍下手,選這組還有另一個原因,這隊的領頭不久前和王曉交過手。
出師不利必定會讓紅衣老者的心性產生一些變化,找他下手,無疑最佳。
這一日,紅衣老者一行人搜尋地面時,不時會發現血跡點點,他不由得竊喜,這表明王曉可能就在附近。
這些天來,花家眾人當然發現了王曉的作戰意圖,明白王曉想逐漸消耗己方的力量,可王曉神出鬼沒,讓他們防不勝防。
無奈之下,他們索性不管,甚至安排一些花家子弟單獨行動,想借此不斷消耗王曉的精元之氣,逐漸確定王曉所在的準確方位。
如此一來,他們將搜尋王曉的範圍一次又一次地縮小。
可惜,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王曉身為武神體,體內的精元之氣一直處於充沛狀態。
從一開始,王曉便選擇儘量少使用精元之氣,就是想透過自己的這一舉動,將敵人引上誤區,畢竟精元之氣源源不絕在這樣的消耗戰中是他最強的底牌。
雖然內傷不斷加劇,可他整個人在林間依舊生龍活虎。
發現情況的紅衣老者打算叫花家另外兩個高手一起前來,可轉念一想,他又打消了這樣的念頭。
其一,他還不能確定王曉就在這附近,要是這是王曉的詭計,騙大家收縮在一起後,然後他再從其他方向突圍,這時召大家前來,不是正中敵人下懷。
第二個原因恐怕才是他打消呼叫同伴的主要原因,紅衣老者想到既然敵人已隱藏不住自己的身形,露出這麼大的破綻,肯定傷勢極重。
這樣一來,不就表明王曉就在眼前,這時候,傻子才會叫別人一起來分享這等大功。
想到此,紅衣老者立即吩咐手下加快步伐,小心又快速的向前推進,一路追下來,路面的血跡越來越多,血液也越來越新鮮,而他離花家另兩隊人馬也越來越遠。
經過一早上的急行軍,紅衣老者終於有了發現,這時他們追到了一處連線著河谷的坡地時,在他們眼前出現了一個身穿花家衣服的年輕人。
這個年輕人佝僂著身子,一手捂著肚子,一手拖著沾滿鮮血的長劍,腳步輕浮,走起路來踉踉蹌蹌,髮絲雜亂,衣衫上血跡斑斑,身後還拖著一條醒目的血痕,顯然是受了很重的創傷。
紅衣老者大喜,在花家呆了數十年,他當然知道眼前這個人,絕不是花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