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於心遠這下徹底明白了,為何有人會用山田次郎的汙穢之物前來翠雲庵這個佛門淨地來祭祀。原來,翠雲庵還有這麼一段屈辱歷史。看來,此人與山田次郎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突然想起了那副牌坊上的對聯,掏出筆記本,遞給方正武,“老方,你看看這副對聯什麼意思!”
方正武接過本子,看了一眼,驚異地抬起頭:“怎麼,你和魯校長是這麼多年的朋友,他沒告訴過你,這個‘梅香霞影’,指的是他未婚妻梅霞;而‘蘭馨蕙質’,指的是他姨媽和岳母,瑞蕙?”
這個於心遠真的不知道。儘管在“牛棚”和勞改農場,他和魯思俠之間無話不談,甚至連魯思俠的名字,都是於心遠嫌“魯思霞”太女人味,建議改成有豪氣的“魯思俠”的。但每每一提到家人和過去,魯思俠就沉默,設法迴避。他總以為是魯思俠的家庭出身和右派身份導致了他找不著物件,直到今天,他才知道原來魯思俠竟然還有個未婚妻,叫梅霞!
想必那是一段思俠不願觸及心酸往事?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於心遠心想。
2
方正武看出了於心遠的疑問,深深嘆了口氣,說道:“這些往事,本該由魯校長本人來說的,我作為一個外人,很多事情說不出口~既然是魯校長讓你來找我的,那我就和你講講那段屈辱的歷史吧!”
隨著方正武的講述,
時空又回到1938年7月11日。雷江書院。
那個血腥的日子,那個恐怖的廣場。
烈日下,空氣中充滿了濃重的血腥味。
黑壓壓的人群寂靜無聲。
犬川次郎在雷江生活了好幾個月,深知雷江百姓溫潤敦厚,本以為在皇軍的刺刀下會百依百順,卻沒想到自己一上任,就會遇到這樣的無聲反抗,如果任由這樣,大日本皇軍權威何在?他這位少壯軍官的顏面何在?
他兩眼血紅,歇斯底里的命令道:“如果沒有人主動出來和皇軍合作,那麼所有的人統統的不能回去,有敢逃離現場的,一律格殺勿論!”
一挺挺機槍大張機頭,虎視眈眈地注視著下面的人群。
那些被虐殺的遺體還在血淋淋地暴露著,在夏日高溫下,很快就腐敗,散發著難以忍受的腥臭,引得蒼蠅一團團地亂飛。
日上中天,驕陽似火。鬼子們紛紛躲入樹蔭,抵禦夏季的酷熱,喝水的喝水,吃飯糰的吃飯糰。
下面的人群沒吃沒喝,早已飢渴難耐。整個操場更是一點蔭涼沒有,人群擠在一起,汗流浹背。年輕一點的只能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和老人遮蔭,不少體弱的老人、孩子在酷熱、飢渴和驚嚇的多重打擊下,堅持不住,紛紛倒在操場上。
太陽漸漸西沉。
倒下的人越來越多。
人群中不時傳來哭叫聲。甚至有幾位體弱老人在酷熱、飢渴和驚恐的打擊下,命喪當場!
即使這樣,鬼子們還不肯讓人群中的老弱病殘回家休息。
即使這樣,操場上人群還是一動不動。
作為王祥的子孫,“忠孝”二字,從小就浸潤在雷江人的血液裡、骨髓中,對名節的看重,超過自己的生命。
這是意志和毅力的較量!
犬川次郎也越來越狂躁!他將軍刀握的緊緊的,在上面來回不安地踱著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