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估算了下路線,決定疾行趕到幽州,做一番休整,並補充兵力,再趕往常山縣。
那十三萬步兵只撥了八萬人去押送俘虜,還留有五萬人留在幽州。
而李恪現如今只剩下四萬騎兵,以及四萬精銳步兵。
那精銳步兵所乘的戰車,能載七萬兵力,還餘有三萬兵力的載重量。
他再從幽州抽調三萬人補足騾馬化步兵陣營,這樣一來,他就有十一萬兵馬的戰力,面對突厥和薛延陀二十來萬人馬,也有一戰之力了。
說幹就幹,李恪迅速發兵幽州,戰車疾速飛馳,沒幾天工夫,就已趕到了幽州。
到了幽州,大軍休整一番,而李恪卻沒有停歇,他要安排騾馬化部隊更換作戰軍械。
先前在安市城的戰鬥,那是攻堅守城之戰,需要大量重型裝備。
可要在常山縣打的,那是開闊地帶的遭遇伏擊戰,不需要這些攻城器械。
於是,他將那弩車、雲梯、火油等武器全都放了下來,換了更為輕便的連發弓弩和短箭。
這些連發弓弩和短箭,能保證自己麾下步兵具備短時間內,大規模殺傷敵人的能力。
準備好了一切,他又即刻發兵,趕往常山縣。
時間緊迫,他領著部將馬不停蹄殺到常山縣,此時距離三國聯軍匯合,還有一天時間。
李恪迅速下令,大軍做好偽裝,以逸待勞等候突厥和薛延陀人。
“殿下,你在看什麼呢?”
大帳之中,馬劉志走了進來,
此刻,李恪正拿著行軍圖研究周邊地形。
他指著那行軍圖,上面標示著突厥與薛延陀兩軍一路行軍的路線。
“這兩支部隊從正北、西北兩個方向殺到常山縣,突厥直接南下,殺到野狐狸,之後再南下直奔常山。而薛延陀自勝州、定州等地向東,一路行軍至野狐狸,而後同突厥人匯合,再一道殺向常山。”
他將手指移到那“野狐狸”地區,那野狐狸正在常山縣以北,距離約摸四百里。
這野狐狸正位於後世的山西大同地區,正是大漠草原與黃河流域的分隔點,若想自漠北南下,這地方是必經之路。
稍稍思慮一番,馬劉志點頭道:“這麼說來,他們若是想要逃離,就一定會北上逃往野狐狸,而後再分道而逃!”
“對!”
李恪笑道:“本王就是這個意思,咱們要早作準備!”
他看了看野狐狸背面的茫茫草原,不無感嘆道:“若是這些人越過野狐狸地區,北上逃亡草原,那咱們就再難追上他們了……”
馬劉志這會兒愣了片刻,而後嘟囔道:“這仗還沒打呢,殿下您就已經開始佈局追擊對方潰逃路線了……”
李恪搖頭笑道:“這行軍作戰,不就是得考慮長遠些麼……”
李恪想得很清楚,在面對突厥和薛延陀這樣的騎兵部隊,若是不思慮周全,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將他們徹底打趴下的。
只要讓這些人逃回漠北,不出兩年,他們肯定還會捲土重來,騷擾北面的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