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明星的誕生帶著五十名晉級選手和幾百個工作人員一起前往了風電影視城。
此次的節目組,一共分成了5個小組。
還請了不少的資深演員助演,共同打造5部影片。
本來一開始,節目組只打算拍幾個短片,或者弄一些經典的影視片段就可以了。
到時候直接進行演技對比,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對比,簡單方便。
但陳楓顯然是對這個方案不是很滿意。
他甚至懷疑節目組是不是在節省開支。
於是他強制給節目組規定,每個小組拍攝的開支不能少於一千萬。
必須把錢給花完,花不完,下個月直接不用來上班了。
鄭良直接是無語。
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種要求的。
別人家的劇組,都是能省開支就省,到了驀總這裡,居然花不完錢就要下崗。
簡直就是重新整理了劇組工作人員的三觀。
鄭良,九內明美,楊輕舞,馬淑賢幾個人商量了一下。
她們一致認為,驀總是一個有著較高藝術追求的人。
根據以往的經驗,驀總提出要求,一定有他的道理。
也許你現在不懂,但是聽驀總的,按照驀總要求去做,肯定沒錯。
不過問題又來了,到底怎麼做,才能在一個星期之內,拍攝花光一千萬呢。
5個劇組,總共五千萬。
由於節目組選手擔任主演,是沒有片酬的。
主演不存在一分錢片酬的情況下,貌似經費開支生下去了最大的一個環節。
幾個導師詳細的討論了一下。
最終制定了一系列的拍攝花錢計劃。
所有的都按照最高標準的搞。
不翻拍,也不拍經典片段了。
直接是買編劇的劇本,然後高薪聘請導演,副導演,場務,燈光師,攝影師,道具師,等工作人員,而且全都是最好的,最貴的。
尤其是特效這一方面,一定要是最好的特效。
一頓操作下來,應該是能把一千萬給花完的。
如果還花不完,那就乾脆找大量的群演,把經費花完為止。
就這樣,原本的影片短片,直接是變成了一部完整的電影,每一部的製作經費,都高達一千萬。
節目組最後決定,這5部電影乾脆全部都拿到電影院去上映,誰的成績好,票房最高,誰就晉級。
直接用市場的回饋來說明一切。
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由於明星的誕生節目組進行宣傳,本身最火的節目,電影連宣傳費都省了。
反正驀總旗下,有全國最大的影院,之前驀總已經把百達影院給收購了,想什麼時候上映都沒問題。
就這樣,節目組在風電影視城的拍攝活動,就被正式確定了下來。
上午十點鐘,節目組就抵達了風電影視城。
四五百人的團隊,分成了5個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