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誰敢動他!”低沉的聲音卻猶如炸彈一樣,在每個人心中炸響。
董中書終於鬆了一口氣:“君雅叔,你來了。”
董君雅瞪了一眼董中書,飄然近前,卻沒有一個人,敢阻擋。董君雅皺了皺眉,低聲對董中書道:“平時叫你練武,叫你不練,被欺負了吧?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看看你表哥,一個能打你一百個!”董君雅的口風裡不禁透露出幾分自豪,很明顯,董中書的表哥就是董君雅的兒子。
對於董君雅這個人,諸葛亮沒什麼印象,所以他悄聲問向華佗:“師叔,這個董君雅,什麼來頭?”
華佗抿了抿嘴,道:“沒想到這個董中書是董君雅的侄子。董君雅的身份之所以高,其實並不是因為他自己有多麼強大。”
諸葛亮條件反射一樣:“他的兒子?”
華佗嘿嘿一笑:“是啊,你猜猜為什麼他的兒子能給他帶來這麼高的威望?”
諸葛亮從牙縫裡蹦出四個字來:“手握軍權。”
“那你猜是誰啊?”
諸葛亮皺眉,道:“年齡符合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西涼董卓。”李清照一聽此言,差點驚撥出來,要不是黃月英及時捂住了她的嘴,才不至於出什麼岔子。
李清照清楚地記得,當時抄李家的就是暫時入京,由華雄帶頭的一支西涼軍。所以說,這真的是和西涼的血海深仇啊!
華佗懷疑地看了一眼戴著斗笠,遮住面容的李清照,道:“這些人,可以相信嗎?”
諸葛亮道:“沒事,這三個是我在師傅那裡的師弟師妹,可以相信。”
華佗“嗯”了一聲,接著說道:“董君雅向來與他兒子在一起在西涼,那你知道,為什麼他會出現在這裡嗎?”
諸葛亮面色一凝:“董卓要入京?”
華佗也是個溫和的老頭,但是這個時候也是面色冰冷:“是啊,要出大亂子了。”非常真實的一個預言,錯誤率可以說是零。
諸葛亮還記得,董卓入京,對漢朝影響有多麼巨大。簡直可以說是毀滅性的災難。挾天子以令諸侯,焚燬洛陽城,掘人之墓,無惡不作,罄竹難書。
所以後世對於手握軍權的人進京才那麼牴觸。
原史上的董君雅、董卓正是董仲舒的後代,這麼一來,還不僅僅是叔叔罵侄子,還是小輩罵祖宗呢!這麼一來,要是讓董氏三人知道真相,想抽諸葛亮的人恐怕要更多了。
但是董中書在董君雅面前仍舊是畢恭畢敬,沒有半分懈怠的樣子。
在場百家諸子都不禁嘴角一撇:儒家的人除了裝還會幹什麼!諸葛亮的回答肯定是,除了裝還會禍亂天下。正所謂小人不可怕,有文化的小人才叫可怕!
董君雅又瞪了一眼董中書,那花白鬍須上是兩道如電一般的眼神,雖然功力氣息不強,但他的背後,是西涼鐵騎。全場百餘人,強者不在少數,但就沒有一個人敢於出手。在那一刻,全場陷入了尷尬的境地當中。
“咳,咳。”咳嗽聲打破了沉寂,諸葛亮淡淡道:“儒家的提議沒有透過大多數百家代表,有人有異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