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區分出來甲乙丙三個等級,區別只在於地理位置不同,其他的區別並不大。
三個等級的考棚都是一樣的半敞開結構,並排二十幾間,考棚之間一牆之隔。
考棚三面牆有房頂,正前方一面完全敞開,沒有門,直接是簡易桌案凳子,後面是窄榻,一目瞭然。
吃喝拉撒睡全都在考官眼皮子底下進行,直到三天兩夜考完交卷離開。
大家之所以願意到甲等區域來,主要是因為甲區離主監考區最近。
主監考官是府城派下來的官員和臨安縣的官員共同組成,兩兩一隊巡考。
因為巡考們不準離開考場,以甲區的主監考樓為軸心巡視。
怕官員冷,甲等區巡視的過道上,增設了十幾個巨大火爐,整個區域多多少少都跟著暖和些,學子們也借光少遭不少罪。
此外最大的區別就是水源。
同樣為了照顧巡考官員,所喝的水,都是早早挑來的乾淨水源,提前一天放在高高的水箱裡。
而乙丙兩個區域的考生就沒這麼幸運 了。
喝的就是從考場水井裡打上來的水,放置在考棚中間的大缸裡。
井水常年不用,也沒有蓋,水裡打上來死老鼠或死鳥之類的也是常有之事。
學子們都站定了。
何楠生和一個鬚髮皆白官員,站在一眾官員面前,叮囑了幾句話,所有官員便井然有序的分佈到三個考區巡考了。
卷子發了下來,只一個字“商”。
士農工商,商在最末。
所有學子都有些懵逼了,朝廷出的這個題目,到底是幾個意思,是倡導經商?還是想抑制經商?
這個題目,若是殿試還有心可緣,用於童子試有些太難了。
幾乎所有學子的臉上都溢位了苦瓜色。
最為犯愁的卻是秦可訴。
幾乎整個書院都對他給予厚望,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自己連字都寫不全呢,怎麼可能連中三元?
直到下午有人開始打水做飯了,秦可訴一個字也沒憋出來。
索性不想了,秦可訴拿出秦鄭氏給他準備的食盒,準備開始吃飯。
第一格,是滿滿一大盤的肉包子。
說是一盤,實際只有四個,只是太大了,快趕上嬰孩兒的臉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