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祗之戰中黑衣天王也被打落位階,原本的地盤也被這位火眉天君全盤接管,此時怕正在全力消化戰果。但周圍的神祗恐怕不會這麼容易讓火眉天君得逞,一番明爭暗鬥是免不了了。
之前黑衣天王擁有廟宇數百處,能夠獲得黑衣天王力量的廟祝祭司近五百多位,信徒足有近十萬,算是比較強大的神祗,火眉天君也相差不大,受世界容納的力量限制,這個層次的神祗掌握的力量也就堪比神魔世界中的神魂大妖,但火眉妖君在接手黑衣天王的地盤和信徒之後,實力必然會暴漲,信徒至少能夠翻上一倍,到時候實力怕是接近雷劫大妖的層次。
黑森如果藉著黑衣天王借屍還魂立足此世,必然會受到火眉天君的打壓甚至攻伐,但反過來想,這也是黑森的大好機會,名正言順的擴張自己的勢力,而不必擔心遭遇新生神祗被其他神祗聯手打壓,復仇這個口號可太適合黑森了。
而這處黑衣天王廟所在的涼山位於人族稀少的蠻荒之地,也就是邊陲之地,涼山數里之外倒是有一個小鎮,是獵戶商人彙集,平日裡鎮上人也不多,年後收購販賣皮貨山藥方才人煙多出不少,往年黑衣天王的這處廟宇也就是這個時節才會有著供奉祭品,還有不少信徒前來參拜。
而在涼山後面的莽莽群山,瘴氣滋生,蛇蟻橫行,則是大妖精怪們的地盤,除了採集靈藥或者斬殺妖怪的人族強者之外,普通的人族很難在大山深處久留,更不用說生活了。
神道依靠的就是人族數量,這種荒涼之地自然沒什麼神祗看得上眼,再加上附近窺伺的大妖之流,這種邊陲之地也成為神祗和大妖之間的緩衝之地,一般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如果黑森在此處建立廟宇,火眉天君估計都懶得搭理,充其量也就是打壓一番,斬草除根倒是不至於,畢竟神祗在漫長的鬥爭歲月之中也學會了互相妥協,就像明朝士大夫之間的爭鬥,一旦辭官歸鄉,往昔種種恩怨都會放下。遇上大度一點的政敵甚至會親自前來送行,大都是一笑泯恩仇。
而神祗之間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也都講究做事留一線,神戰可以分出勝負,可以打落位階,但一般不會下殺手,連最後的真靈都不放過,而是會留一線生機,這麼做也是為了自己,萬一自己也有這麼一天呢?至於能不能東山再起,就看神祗自己了,就像黑衣天王這樣,陷入惡迴圈,最後真靈消亡卻是怨不得誰了!
而這涼山之地,修行神道最重要的根基,香火願力相當匱乏,當然生出靈智的精怪也可以產生願力,但能夠生出靈智的精怪又有多少,一座山上超過百數就算是這山蒙受天澤了!
而人族呢?都是天生靈智,單單一個村落都不止這個數,小一點鎮子就有上千人,城縣人數上萬,腹地的大城更是數十萬不止,每天每時每刻都能產生龐大的願力,放著這般寶地不去爭奪,來這神道荒蠻之地修行,要是能修煉出名堂那才真是見了鬼了!
“水淺難養蛟龍,但人族腹地大神齊聚,競爭激烈,目前也只能在這邊陲之地徐徐圖之了!”
黑森盤坐在神像之中,望著蒼茫的夜色,心念一動之下,三頭精怪在夜色之中紛紛離去。
不久之後,數里之外的邊陲小鎮中出現了精怪襲殺人族之事,而且在鎮上供奉的那位神祗出手未果之後,事態越發嚴重,死傷人數越來越多,鎮上陷入恐慌之中。
涼山山腳下數里之外的那座小鎮人口平日裡也就幾百,大都是開客棧或者皮貨店,專等著一年最後時節收購或者出售,提供住宿服務,這點人族產生的信仰願力著實不怎麼多,供奉的那位神祗也是在腹地被打壓,幾乎混不下去才來這裡,這些年實力已經跌倒低谷堪堪維持,一連對付三頭修煉了上百年的精怪卻是力有未逮了。
在全鎮上上下下惶急不知所為,人心惶惶之際,突然出現了一股聲音,前去不遠處涼山上的黑衣天王廟祈求庇護。
之前有黑衣天王廟的庇護,涼山上的精怪都被約束,很少有下山肆虐的情況發生,鎮中也有不少之前黑衣天王的信徒。
但黑衣天王大敗之後,無力回應信徒,這些信徒就漸漸放棄了黑衣天王。
而隨著精怪肆虐,鎮中的神祗又不頂用,不少鎮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開始向這位離他們最近的神祗祈求庇護。
而就在當夜,不少祈求的鎮民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最後迷迷糊糊在夢中見到了黑衣天王,並獲得了黑衣天王的神諭。
這些鎮民將信將疑,但隨著精怪肆虐失控,嚴重打亂了鎮中居民的生活,出現了頻繁的死傷之後,終於有鎮上的居民抱著試試的心態,召集不少人結伴,準備前往涼山祭拜黑衣天王,祈求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