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女兒的詢問,徐姝惠莫名的驚喜,覺得女兒終於明白了兄長與愛人的良苦用心,打算修復與親人的關係。
從雲秀這兒入手,更是一個極為聰明的選擇,作為家中主母的她自然要為女兒出謀劃策。
“再過幾日便是二月踏春,這龍江七城中的山色美景,以阿蘭山為最。到時可以約上貞兒、妙竹,帶上麒兒麟兒,我們一起到蘭山城去找你大嫂一起置辦踏青的事物兒。”
男人們總有忙不完的事兒,所以徐姝惠也不打算強求幾人的時間,只想就全家的姑嫂一起。
畢竟不論是男人還是女子,很多話題還是同性之間更有共感。
比如胭脂水粉、綾羅綢緞、珠寶首飾之類的,就算和男人說了他們也不懂,更分不出好壞,談了也只會煞風景,還不如女人家一起呢。
“到時候啊,你還可以約上承元師侄一起,要知道以前西陵的公子小姐,很多都是在踏青時相互愛慕,最後定下終生的呢。”
“娘,你說什麼呀!”
唐暖暖聽著徐姝惠滿含深意的話,嬌羞道。
“好啦,你那點小心思,哪能瞞得過為娘。”
徐姝惠看著女兒羞紅的小臉笑道:“承元這孩子自幼在劍派中修行,坦率純良,若你能夠與他相好,也省卻為孃的很多記掛。”
雖然小暖暖心裡聽著高興,但隨著母親越說越離譜,嬌羞還是佔了歡喜的上風。
小姑娘撂下一句“不跟您說了”別奔奔跳跳地搶出門去。
……
龍州歷1788年上巳
三月初三氣象新,龍江水邊多麗人。
沒到這青草依依,湖水漣漣之日,便是人們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
通常大戶人家會擇一林木佳勝,山花齊放,飛鳥成群的名山為目標,登山遠足,攀山越嶺。不計時間,只為消遣,漫步林蔭小道,優哉遊哉。
而到了唐氏這樣的規模,那些貴婦人們更是將這當成了爭奇鬥豔的主舞臺,一些壓箱底的華服錦緞,價值連城的珠寶髮簪,恨不得能一次性全都擺弄在身上。
對於有些愛炫耀的徐姝惠來講,以往這踏春便是她眼壓群芳的時刻,但今年的計劃則是稍有變動。
因為她要和自家三位兒媳兩位孫兒同遊,這穿戴自然無須多麼浮誇,一切從有趣實用的角度出發。
但對一個貴婦人來說,所謂實用,便是多帶些使喚的下人,至於自己要做的,便是享受這曼妙的春日即可。
所以僅僅是五大兩小七個人的出遊,硬是調了條戰船到截江城接人,光是廚子下人、使喚丫頭、連同守衛戰士,便帶了四五十人,更有幾個工匠。
不論徐姝惠幾人要在哪兒踏春,只要有這幾位技藝精湛的工匠,這生活條件和娛樂生活都不會簡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