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世界萬物都在迴圈,區別只是時間與條件。
水是西賀最常見的資源,而它的迴圈方式也已經被修行者摸索得無比透徹,但習以為常的事情,並不一定意味著簡單。
就好像唐羅現在以神瞳分離水氣,消耗得氣力其實並不比起陸少,而更重要的是,如果僅僅只完成離解工作,對於此時的他來講還不算繁重的工作。
但如果只做這一步,那麼這項工作其實就等於沒做。
氣聚成雲,那些浩浩蕩蕩湧上天宮的,最終還是會變成傾盆大雨落下,這便是自然的迴圈。
所以唐羅要做的不光是離解河水,還得讓積雨厚雲保持冷靜。
千里水域涵蓋數城,這樣的氣沖霄漢的盛景將蘭山、瞿塘兩城全都變成了雲霧繞繚般的仙境。
一開始這場面當然是漂亮的,只是隨著雲積得越來越厚,這種漂亮也就不復存在了。
雷聲滾滾,越來越重的雲朵不斷下沉,連天幕都被遮住了,這種情況下別說是普通百姓,就連修行者也嚇得抖淋淋。
當事人也有些吃不消了,雖說神瞳許可權確實不低,但這種相當於將整座陵江舉到天上,然後禁止西賀自然規則迴圈的事,做做還是有些太勉強。
或許當他尋到世界後能做得舉重若輕,但現在確實有些吃力。
但人和妖族的區別,不就是蠻力同智慧的差距麼。
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這麼大的龍洲,有的是缺水的地方,天道的自然只是對其本身的迴圈,至於人活得好不好,那就兩說了。
就比如越是雨水豐沛的地方,卻容易發生洪澇,反倒是那些乾旱缺水之處,每到夏至求爺爺告奶奶也請不來一滴水。
這公平麼,對於自然來講,沒什麼不公平的,因為不論雨水豐沛還是乾涸,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沒什麼區別。
但對於人族來講,有水和沒水的自然就相差太大了,所以從很早開始,人就習慣於同自然鬥爭。
畜牧、農耕、儲水,這全是都自然鬥爭後的智慧成果。
甚至再將妖族驅逐之後,有人族以神自居,並以自身標準來衡量萬物尺度。
這種做法或許有些霸道,但其實也不算錯,誰讓人族已經是西賀的絕對霸主,這種時候再說崇尚自然就有些虛偽了。
中洲的水土風媒,除了人傑地靈的原因外,也因為神庭的仙君神使以六元塑化萬物,將中洲百分之八九十的土地,都調整到最適合人居住修行的程度。
縱觀諸大聖地,也就安家有這樣的本事,硬生生用武道的技法,將吹出去的牛皮給生生圓住。
再加上安氏弟子顯化人前時的神聖賣相,你說中洲那些老百姓,能不把安家當做神庭供起來嘛。
但每個聖地有每個聖地的風格,龍洲就不這樣,武聖山不是沒有能力將龍洲這樣的蠻荒之地給打造成天南或是中州那樣的聖土,但人就不這麼做。
以至於龍洲數千年是啥樣,現在還是啥樣,貧瘠的部州和富庶的部州差距天大,特別是到了收穫的季節。
有的州府遍地都是良田,有的州府萬里疆域,能長糧食的只有那千傾良土。
地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水源缺失。